暴食障碍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4月3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以周期性出现的暴食行为为特征的进食障碍
在短时间内无法控制地大量进食,进食后后悔,通常不会出现代偿行为
个体和环境因素在暴食障碍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通过心理治疗改善认知,降低暴食行为。对躯体症状采用药物治疗

暴食障碍是什么?

定义
暴食障碍是一种以周期性出现的暴食行为为特征的进食障碍。
患者在短时间(一般在2小时以内)进食超出常人量的大量食物,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进食后心里感到痛苦,通常不会出现代偿行为如催吐、导泻、过度运动等。
发病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的研究数据显示,暴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9%。即每一百个人中就有约2人在一生中患有过暴食障碍。
暴食障碍多见于肥胖人群,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1.75。多起病于20岁左右,可持续到中年以后。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暴食障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暴食障碍与遗传因素、节食和心理因素等有关。
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进食障碍,则个体更有可能发生进食障碍。遗传的基因会增加进食障碍的风险。许多暴食障碍患者都有节食的经历,在白天节食或限制热量的摄入,可能会激发进食的冲动,尤其是在有抑郁症状的情况下。暴饮暴食的诱因可能包括压力、不良的身体自我形象等。
暴食障碍有什么危害?
暴食障碍会引起肠胃疾病、肥胖、精神心理疾病等。
暴食障碍患者经常暴饮暴食,会直接危害到肠胃健康,加重肠胃的负担,会引起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发生,对肠道健康也不利。长期暴饮暴食,摄入能量增加,可能导致肥胖及一系列代谢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暴食障碍患者也常伴有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得了暴食障碍怎么办?
暴食障碍需依靠药物、心理治疗,或进行综合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暴食障碍引起的躯体疾病,如抑郁症、心血管问题、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其次,心理治疗非常重要,如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均可以改善认知,降低患者的暴食行为和减轻体重。得了暴食障碍,要积极就医进行治疗。

症状
主要症状
反复发作性暴食
暴食行为与神经性贪食的暴食行为基本一致,患者有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进食速度比正常情况快,一次进食大量食物,进食量远远超过正常,因进食过多觉得尴尬的患者常常独自进食。
与神经性贪食不同的是,患者没有为了抵消暴食引起的体重增加而采取引吐、导泻、过度运动等不适当的方法来代偿。
失控感暴食
发作时感到对进食不能控制,停不下来,对吃什么、吃多少都难以控制。
是青少年患者的主要表现。

其他症状
躯体症状
暴食障碍患者中肥胖的比例较高,美国的研究数据,这一比例是38.9%。
可表现为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血糖升高及代谢综合征。
精神症状
30%~80%暴食障碍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其中27.5%的患者会出现自杀观念。
可能会合并赌博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物质滥用等表现。

共病情况
肥胖。
与肥胖有关的疾病,例如关节问题、心脏病、2型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病和一些与睡眠有关的呼吸障碍。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焦虑症。
物质使用障碍(如滥用酒精或药物)。

病因
暴食障碍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研究报道,暴食行为的发病机制可能和物质成瘾的机制类似,个体和环境因素均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因素
研究发现,肥胖基因(FTO)、多巴胺受体基因和μ阿片受体基因与暴食行为相关,提示暴食障碍可能存在着遗传学基础。

心理因素
压力大是导致暴食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研究发现,摄食行为可以使大脑犒赏系统获得满足,从而缓解压力。
对发育和成熟过程适应能力较差,包括对青春期、婚姻、妊娠以及与家庭成员和父母的关系问题、遇到的性问题等。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在暴食障碍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种族对胖瘦及饮食文化的理解,影响暴食障碍的发病率。

易患因素
女性的暴食障碍比男性更常见。尽管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有暴食障碍,但它通常始于十几岁或二十多岁。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暴食障碍风险。
家族史
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进食障碍,则个体更有可能发生进食障碍。遗传的基因会增加进食障碍的风险。
节食
许多暴食障碍患者都有节食的经历。白天节食或限制热量的摄入,可能会激发进食的冲动,尤其是在有抑郁症状的情况下。
心理问题
许多患有暴食障碍的人,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成就抱有消极的感觉。暴饮暴食的诱因可能包括压力、不良的身体自我形象和获得喜欢的食品。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如果在短时间(一般在2小时以内)进食超出常人量的大量食物,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进食后心里感到痛苦,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如果不及时治疗,暴食障碍会严重影响健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正规治疗。详细描述病史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暴食障碍患者一般很少主动就医,若家人观察到异常行为(如大量进食,明显超出常人量),建议及时带患者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近期体重有没有什么变化,是否有过度担心体重、体形?
有没有抑郁、焦虑、烦躁等情绪?
是否有过长期节食行为?
近期饮食有什么变化,有没有刻意拒食的情况?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是否伴有其他疾病?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
抗惊厥药:卡马西平、拉莫三嗪、托吡酯
糖皮质激素及胃动力药: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多潘立酮、莫沙必利

诊断
诊断流程
如果怀疑暴食障碍,医生会详问病史,排除内科器质性病变,对肝、肾、胃肠进行检查。可能进行颅脑CT检查。
进行内分泌腺功能的检查,如垂体和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生长激素分泌功能等检查,排除内分泌疾病。

医学诊断标准
一般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对暴食障碍进行诊断,诊断标准为:
A. 反复发作的暴食。暴食发作以下列2项为特征:
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进食(例如:任何2小时内),食物量大于大多数人在相似时间段内和相似场合下的进食量。
发作时感到无法控制进食(例如:感觉不能停止进食或控制进食品种或进食数量)。
B. 暴食发作与下列至少3项或更多有关:
进食速度比正常情况快得多。
进食直到感到不舒服的饱腹感。
在没有感到身体饥饿时进食大量食物。
因进食过多感到尴尬而单独进食。
进食之后感到厌恶自己、抑郁或非常内疚。
C. 对暴食感到显著的痛苦。
D. 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出现1次暴食。
E. 暴食与神经性贪食中反复出现的代偿行为无关,也并非仅仅出现在神经性贪食或神经性厌食的病程中。
注:暴食障碍的严重程度判断标准如下。
轻度:每周平均有1~3次暴食发作。
中度:每周平均有4~7次暴食发作。
重度:每周平均有8~13次暴食发作。
极重度:每周平均有14次或更多暴食发作。

鉴别诊断
神经性贪食
神经性贪食也会有暴食行为,但神经性贪食患者暴食后常有清除行为,患者会采取各种不适当手段代偿。
神经系统疾病
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或综合征,如癫痫等位性发作、中枢神经系统肿瘤、Klüver-Bucy综合征、Kleine-Levin综合征等,也有发作性暴食等表现,通过神经系统体检和相应的检查可进行鉴别。
重性抑郁症
重性抑郁症患者可出现过量饮食,但情绪问题更突出,且常伴有睡眠障碍,故与暴食障碍不同。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继发暴食行为,患者对此视之默然,且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
内分泌疾病
暴食行为还可出现于甲状腺、胰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可通过相应的内分泌实验室检查鉴别。
癫痫
癫痫患者的暴食行为常伴有抽搐史,可通过脑电图、CT检查鉴别。

自评量表
进食障碍问卷(EDI-1)
该量表从认知行为及心理方面对厌食或贪食行为进行评定。包括八个分量表。对瘦的追求、贪食、对身体不满意三个分量表,评定有关进食、体重和身材的态度及行为。无效感、完美主义、对他人不信任、内省、成熟恐惧五个分量表,评定与进食障碍有关临床心理问题。
量表总共有64个条目。每条目均为六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问题越严重。填写该量表一般需5~10分钟。国内已有信效度研究。
进食障碍检查问卷(EDE-Q)
包括饮食限制、进食顾虑、体型顾虑及体重顾虑四个分量表,评定这四种进食相关态度的发生频率。
该量表将评估时间限制在28天之内。填写该量表一般需8~10分钟。最新的EDE版本是EDE6.0版,已用于国内患者测试。
进食障碍问卷(EDQ)
EDQ涉及进食障碍的症状及其相关症状、时间和治疗等问题。
填写该量表一般需45~60分钟。

治疗
治疗目的:改善认知,降低暴食行为,减轻体重。
治疗原则:综合治疗原则,使用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按个体化治疗原则,针对需躯体支持治疗的患者,规定患者的进食时间和进食量。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暴食障碍引起的躯体疾病,如抑郁症、心血管问题、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和舍曲林、中枢兴奋剂如二甲磺酸赖右旋安非他明、抗癫痫药如托吡酯能有效减少暴食行为发作和进食冲动。
氟西汀、舍曲林:为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暴食障碍。该类药物可有增加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风险,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护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
二甲磺酸赖右旋安非他明:国外有研究表明,二甲磺酸赖右旋安非他明可有效治疗中至重度的暴食障碍。该药可能产生生理依赖性,有药物滥用的风险,属特殊管制药品,必须按相关法规使用。
托吡酯:托吡酯能有效减少暴食行为。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疲乏等。可能引起急性近视或继发性青光眼,一旦出现应停药。
用药提醒:精神类药品均为处方药,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并应严格按医嘱使用。用药期间不要从事驾驶、操作危险机械或精密仪器,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心理治疗
暴食障碍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改善认知,降低暴食行为和减轻体重。
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在治疗暴食障碍中运用最多的方法。通过纠正负性认知,从而减少负性情绪和不当的进食行为,能有效控制暴食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规律进食非常重要,采用行为技术减少贪食行为,包括回避易发生暴食的各种情形、改变对问题的思维方式、教给患者预防复发的技术等,同时使用自我监测方式详细记录自己的饮食情况。
人际关系心理治疗(IPT)
与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不同,人际关系心理治疗并不直接关注症状,而专注和矫正“有问题的人际关系”。通过改变暴食障碍患者的人际关系,达到控制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显效快,而人际关系心理治疗显效慢,在治疗的开始,认知行为治疗优于人际关系心理治疗,随后经人际关系心理治疗的暴食障碍患者症状继续改善。
尽管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关系心理治疗起效时间不同,但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相当。
行为治疗(BT)
行为治疗的方式很多。据报道,暴露和反应预防治疗对暴食障碍效果较理想。反应预防治疗源自治疗强迫症的减轻焦虑模式。暴食障碍患者接受反应预防治疗,绝大部分症状改善甚至显著改善。
长期随访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关系心理治疗优于行为治疗,与前两种方法相比,行为治疗患者易出现复发。
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
虽然认知行为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暴食障碍的首选的心理治疗方法,但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仍有一定作用,尤其是心理教育和认知行为治疗无效时,适合采用精神动力性心理治疗。
在一项研究中对比发现,最初,认知行为治疗组的结果较好,但在较长的随访期中,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上几乎相同。
家庭治疗
在暴食障碍的治疗中,以支持、教育以及可能的家庭治疗形式的家庭干预也是需要的。
团体心理治疗
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团体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预后
治愈情况
经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有一定的复发风险。
有为期一年的随访研究显示,治疗后患者的暴食行为明显改善,但中长期随访研究显示,在3年后患者每周大于两次的暴食行为发作的比例是16%,6年后上升到34%。

预后因素
影响预后的因素有:
暴食发作的频率。
严重程度。
冲动性。
存在其他精神疾病共病问题。

危害性
暴食障碍的危害性包括:
生活质量差。
工作、个人生活或社交场合中出现问题。
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社交隔离。

日常
个人护理
暴食障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健康、调整心态、坚持治疗。
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学会自得其乐。
加强锻炼,避免劳累,保证休息。
积极治疗,记录自己进食量,学习控制进食。

患者家属
家人要给予患者支持,比如经常鼓励,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在生活上,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家庭问题要积极沟通。

预防
目前没有确定的预防暴食障碍的方法,若有暴饮暴食的症状,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身边的人有暴饮暴食的问题,请在情况恶化之前,引导其朝更健康的行为和专业的治疗上迈进。
儿童与青少年的预防:无论身体的形态如何,需要引导其树立健康的身体自我形象,审美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下册[M]. 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
郝伟,陆林. 精神病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李凌江,陆林. 精神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
王向群,王高华. 中国进食障碍防治指南[M]. 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

[5]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 5版. 张道龙,刘春宇,童慧琦,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
Brownley KA, Berkman ND, et al. Binge-Eating Disorder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6, 165(6): 409–20.

[7]
Bulik Cynthia M, Blake Lauren, et al. Genetics of Eating Disorders.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9, 42(1): 59–73.

[8]
Marazziti D, Corsi M, et al. Latest advancements in the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binge eating disorder.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012, 16(15): 2102–7.

[9]
Nazar BP, Gregor LK, et al. Early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Eating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 Diagnostic Test Accuracy Meta-Analysis. 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 2017, 25(2): 67–79.

[10]
Pike KM, Hoek HW, et al. Cultural trends and eating disorder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iatry, 2014, 27(6): 436–42.

[11]
Wassenaar Elizabeth, Friedman Julie, et al. Medical Complications of Binge Eating Disorder.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9, 42(2): 275–286.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