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4月5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因蚊叮咬皮肤引起的以皮肤病变为主的疾病
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皮疹、瘙痒。如发生病原体感染还会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病因为蚊虫叮咬
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定义
蚊虫叮咬是由于蚊叮咬皮肤引起的以皮肤病变为主的疾病。
疟原虫、马来丝虫、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寨卡病毒等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引起相应的疾病。

发病情况
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男女无差异。
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温带地区夏秋季多发。

病因
致病原因
主要病因为蚊虫叮咬。

高危因素
生活在热带地区。
靠近湖泊河流等蚊子繁殖地。
夏天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环境卫生较差等。

发病机制
雌蚊靠吸食人或动物的鲜血生存、发育、产卵。
蚊虫叮咬后,皮肤局部会产生炎症反应或全身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的症状。
寄生在蚊口器(叮咬人的结构)中的病原体可在叮咬过程中进入人体,随后在人体内繁殖,引起传染病,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症状
可无明显症状,也可出现以下症状。
主要症状
皮疹
多发生于皮肤暴露的部位。
可表现为瘀点、风团、丘疹、瘀斑等。
皮疹上可见叮咬后的小孔。
瘙痒
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其他症状
儿童还可出现局部肿胀。
如发生传染病,还可出现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并发症
如发生局部感染,还可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等。
如引起过敏反应,可出现局部肿胀、全身皮疹、全身瘙痒、皮肤湿冷、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如果皮肤出现红色团块状皮疹(风团)、丘疹、瘀点、瘀斑等损害,并自觉瘙痒,建议就医。
感染科
蚊虫是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寄生虫病的宿主,生活在疫区或流行季节,患者被蚊虫叮咬后若出现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意识障碍等可疑传染病症状,可就诊于感染科。
急诊科
如果皮疹合并发生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建议立即到急诊科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皮肤病变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手机拍照保存既往皮肤病变形态可能会给医生更多参考。
就医前如觉瘙痒,可用冷敷缓解,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影响医生观察皮肤病变,同时避免继发感染的情况。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皮肤损害发生的部位有哪些?
是否伴有瘙痒、疼痛等?
皮肤损害持续多长时间了?能不能自行缓解?
有发热吗?最高多少度?
病史清单
是否去过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传染病高发地区?
是否有食物、药物或其他物质过敏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收敛止痒药(外用):炉甘石洗剂、硼酸溶液、依沙吖啶、氧化锌粉等
糖皮质激素(外用):氢化可的松、氟轻松、糠酸莫米松、卤米松等
抗组胺药(口服):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靠近蚊子繁殖地。
夏天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环境卫生差。
临床表现
症状
有皮疹、瘙痒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
体征
检查可发现局部皮肤出现皮疹,皮疹上可见叮咬痕迹。
如由于叮咬感染乙脑等传染病,可能还会出现意识障碍、反应迟钝、颈部僵硬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单纯蚊虫叮咬一般不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如出现发热或怀疑发生感染性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等,以辅助诊断和治疗。
影像学检查
单纯蚊虫叮咬一般不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
如出现发热、意识障碍,或怀疑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可能会进行头部CT、头部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注意事项:进行头部CT检查前去除如耳环或耳钉等饰品或金属物品。进行头部MRI检查前应去除含有金属材质的物品,以及电子产品、磁卡等;如体内装有钢板、植入式起搏器等医疗器械,应提前告知医生。

鉴别诊断
臭虫叮咬
相似点:皮疹、瘙痒。
不同点:臭虫叮咬后皮疹常呈线状排列,可伴疼痛。由于臭虫白天常藏匿在床板缝隙等处,臭虫叮咬主要发生于夜间居室内。
跳蚤叮咬
相似点:皮疹、瘙痒。
不同点:跳蚤叮咬常发生于接触带蚤宠物或野生动物后,叮咬后皮疹常表现为剧烈瘙痒的丘疱疹,好发于下肢。
蜂蜇伤
相似点:可出现皮疹、瘙痒,也可出现过敏反应的相关症状如全身皮疹、全身瘙痒、意识障碍、反应迟钝、呼吸困难。
不同点:蜂蜇伤者常能回忆起明确的蜂蜇过程,局部表现为水肿及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蜱叮咬
相似点:皮疹。
不同点:蜱叮咬后会附着于皮肤上。
接触性皮炎
相似点:皮疹、瘙痒。
不同点:接触性皮炎多与接触某种致敏物质或刺激物有关,皮疹上无叮咬的痕迹。去除引起皮炎的接触物后一般可逐渐缓解。

治疗
治疗目的
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发生传染病时及时控制病情。

一般治疗
调整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饮料,如辣椒等。
如有发热应增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补充热量和营养物质。
合理止痒
瘙痒剧烈时可通过局部冰敷、外用止痒凝露等缓解症状。
也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如读书、看电视等。
避免搔抓、洗烫或用衣物摩擦瘙痒的部位。
保持个人卫生
定期沐浴,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热水烫洗或肥皂清洗病变部位。
定期更换衣物。换下的衣物及时进行清洗。
合理退热
如有发热可通过冰敷降温,即将包裹冰块的毛巾放置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
避免用棉被、厚衣物遮盖皮肤,影响散热。
舒缓情绪
避免紧张、焦虑、急躁的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加重瘙痒等症状。
可通过读书、听轻音乐等方式改善。

药物治疗
止痒药物
可以缓解瘙痒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炉甘石洗剂等。
抗过敏药物
常用的药物有各类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
如需开车、进行高空作业,应避免服用氯苯那敏等影响注意力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
外用可以改善炎症反应,缓解症状;必要时短期小剂量口服可以抑制全身的过敏反应。
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霜(外用)、泼尼松(口服)等。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类药物,避免长期使用。
其他药物
如体温较高,可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
如感染疟原虫,需用青蒿素、氯喹、奎宁等抑制疟原虫繁殖或杀灭疟原虫的药物。
如发生细菌感染,需要采用抗菌药物积极抗感染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大部分只发生局部皮肤病变的蚊虫叮咬可自愈。
蚊虫叮咬引起过敏反应或传染性疾病,大部分通过及时治疗后可治愈。

危害性
引起皮疹、瘙痒等症状,影响生活。
引起皮肤局部感染、过敏反应等并发症。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蚊虫叮咬最严重的危害是传播疾病,所传播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病情过重可危及生命。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保证营养充足均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个人卫生管理
勤洗澡,定期更换衣物。
更换下的衣物要及时清洗,阳光下晾晒。
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清洁。
及时清理水桶、下水道、积水等,去除蚊虫容易生长的环境。
可使用安全的杀虫剂等杀灭蚊虫。
定期复诊,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如需复诊,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诊。
如原有症状加重,或产生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打扫卫生,清理水桶、下水道、水坑等。保持环境清洁,避免蚊虫滋生。
及时杀灭蚊虫。
外出做好防护
夏天或居住在热带地区时,避免前往蚊虫较多的地区,如野外、环境卫生差的地区。
如需前往上述地区,应做好防护,如穿着长袖衣服、长裤,将袖口和裤口扎好。可涂抹驱虫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郑捷. 皮肤性病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诸欣平,苏川. 人体寄生虫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Cox J, Mota J, et al. Mosquito bite delivery of dengue virus enhances immunogenicity and pathogenesis in humanized mice. Journal of Virology, 2012, 86(14): 7637–49.

[5]
Maruniak JE. Asian tiger mosquito. Featured Creatures, 2014.

[6]
Dengu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22-11-04] (http://whqlibdoc.who.int/publications/2009/9789241547871_eng.pdf)

[7]
Diseases transmitted by mosquitoes. [2022-11-08] (http://dle.rae.es/?id)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