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痣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5月31日 10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疣状痣是一种以疣状角化性丘疹为特点的先天性表皮良性肿瘤
主要表现为大小、形状不一的棕色或灰棕色角质硬的疣状皮损,质地较硬
尚不清楚病因,可能与胚胎早期非致死性突变有关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定义
疣状痣是一种先天性限局性表皮发育异常、以疣状增生为特点的表皮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疣状角化性丘疹。

分型
本病分型一般根据临床特点及皮损范围来分, 但具体分型标准尚未达成统一认识。
常分为局限型、泛发型和炎症型3个亚型。
临床局限型最多见,泛发型较少见。

发病情况
年龄:通常在出生后或幼儿期发病,部分患者在10~20岁才发病。
性别:男女均可发生。

病因
致病原因
本病病因不明, 多数学者认为疣状痣是一种先天性、嵌合性皮肤病
多因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发生非致死性突变, 继续分裂并迁移至表皮, 与正常表皮细胞交错镶嵌, 形成嵌合性皮肤损害。
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者,不会遗传后代;如果基因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分化之前,生殖系祖细胞受累者,也可以遗传给后代。

症状
主要症状
发病部位
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多发生于身体的一侧,有时发生在两侧。
皮损特点
表现为米粒到豆粒大,或直径更大的棕色或灰棕色角化性疣状隆起,触之有粗糙坚硬感,皮损周围常因浸渍而较软。
多呈线状、条状或斑块状分布。
进展比较缓慢,至一定阶段则不再发展。

疣状痣不同类型特点
局限型
皮损局限于一处, 范围小, 呈斑块状、条状或线状分布的聚集性疣状角化性丘疹。
皮损发生在头部,常呈斑片状。
皮损发生于四肢时,常沿肢体作纵行排列,可以连续成条或成片,也可断断续续。
皮损发生于躯干时,往往横行排列,或弯曲成弧形,如线状,故也称为线状痣。
泛发型
皮损在单侧或双侧,多发或泛发,甚至广泛分布于全身,呈涡纹状或弧形条纹。
此型若伴有其他先天畸形, 如眼畸形、骨骼畸形、神经系统异常(如智力发育迟缓或癫痫)等,则称为表皮痣综合征。
表皮痣综合征可合并恶性肿瘤,如皮肤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等。
炎症型
常见于下肢,单侧性,皮损为排列成线状的角化过度性丘疹、红斑,并有剧烈瘙痒,又称炎症性线形疣状表皮痣。
常因搔抓导致皮损表面出现脱屑和结痂。
本病也可侵犯黏膜,在口唇黏膜面可见乳头状隆起,舌、颊黏膜、牙龈、女性阴道也可发病。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出生时或在出生后躯干或四肢皮肤出现线状分布、密集的,红色、肤色或褐色疣状丘疹,可能同时有瘙痒的症状,建议及时皮肤科就医。
小儿内科
除以上皮疹外,同时出现其他器官异常,比如脑部、眼部、肌肉骨骼异常,应及时至儿科体检评估。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如觉瘙痒,可用生理盐水或者干净毛巾冷敷缓解。
避免搔抓,以免影响医生观察皮肤病变。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什么时候出现皮肤病变的?
皮肤病变发生的部位有哪些?是否伴有瘙痒、破溃、糜烂症状?
口腔黏膜是否出现损伤?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人出现类似症状?
是否有其他器官异常,比如脑部、眼部、以及肌肉骨骼异常?
是否有食物、药物及其他物质过敏史?
检查清单
胸部X线、骨骼成像、头部MRI以及脑电图等(皮疹广泛的患者,既往有可提供)
用药清单
收敛止痒药(外用):炉甘石洗剂、硼酸溶液、氧化锌粉
糖皮质激素(外用):氢化可的松、氟轻松、糠酸莫米松、卤米松
抗组胺药(口服):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氯苯那敏、苯海拉明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无特殊病史。
临床表现
米粒到豆粒大,或直径更大的棕色或灰棕色角化性疣状皮损,触之有粗糙坚硬感,皮损周围常因浸渍而较软。
聚集成线性、条状或斑块样,部分可伴瘙痒。
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多发生于身体的一侧,有时发生在两侧。
病理检查
取皮损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有以下特点。
线状表皮痣在各种表皮痣中最为常见, 组织病理改变为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及棘层增厚, 伴有皮突延长。
部分泛发型患者还可显示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
炎症型者还可出现灶状角化不全及轻度棘层水肿,真皮内轻度慢性炎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线状苔藓
相似点:线状排列的多形小丘疹,单侧连续或断续分布。
不同点:线状苔藓好发于5~15岁青少年,女性多见,数月后可自行消退。病理检查可帮助鉴别。
线状扁平苔藓
相似点:线状排列的扁平丘疹。
不同点:线状扁平苔藓患者多为成人,发病常与情绪紧张或精神刺激有关。病理检查可帮助鉴别。
线状银屑病
相似点:线性的红色丘疹。
不同点
线状银屑病丘疹逐渐扩展为红色斑块,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
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
病理检查可帮助鉴别。

治疗
本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等。
物理治疗
皮损较少的患者, 可采用液氮冷冻治疗、CO₂激光治疗、电灼等治疗。

药物治疗
泛发型治疗困难, 可口服阿维A酸,并联合外用氟尿嘧啶、他扎罗汀和卤米松治疗。

手术治疗
皮损较少的患者, 也可采用手术切除等治疗。
对于表皮痣综合征患者,若伴有皮肤或内脏恶性肿瘤者需要手术切除。

其他治疗
表皮痣综合征患者,其他系统病变,如牙畸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需要接受专科治疗。

预后
治愈情况
皮损较少者,预后较好,经治疗有一定的效果;皮损泛发或较大者,治疗比较困难。治疗后有复发的可能。
表皮痣综合征患者因常伴有多系统损害,预后取决于其他系统畸形的严重程度,及伴发肿瘤的治疗效果。

危害性
皮损在暴露部位影响美观,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生活或工作。
表皮痣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多系统损害,智力发育障碍和各系统畸形对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影响,伴发的恶性肿瘤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日常
日常管理
疣状痣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和生活管理,进行手术或物理治疗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饮食管理
手术后需要加强营养,以有利于刀口愈合。
建议以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多食鱼、虾、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类食物。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
忌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皮肤护理
治疗前不可涂擦药物及化妆品。
若治疗部位出现瘙痒或其他不适,可咨询医生处理,切勿搔抓。
治疗后保持创面清洁,以免感染。
治疗后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外出做好防护,如戴太阳帽、打伞,外用防晒产品等。

预防
本病病因不明确,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仵宁,谭升顺. 阿维A等治疗疣状痣16例临床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2):253.

[4]
秦明珠,闵仲生,张广富,谭城. 泛发性单侧线状疣状痣1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8):868-869.

[5]
周末,张心瑜,孙秋宁. 疣状痣并发脂溢性角化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1):74-75.

[6]
骆庆,谢艳秋. 泛发性疣状痣伴感染1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7(1):62-63.

[7]
R Kim, S Marmon, J Kaplan, et al. Verrucous epidermal nevus[J]. Dermatology Online Journal, 2013, 19(12): 3.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