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后免疫抑制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5日 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异体输血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和特异性免疫抑制诱发受血者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导致术后感染发生率及肿瘤的复发率增加。其机制一般认为,与前列腺素E2(PGE2)合成增加,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白介素细胞-2(IL-2)受抑制,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及特异性抗体、供受体嵌合型白细胞形成等有关。
病因
1.PEG2合成增加
输注异体血后患者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PGE2)增加,PGE2有强力的免疫抑制作用,可降低单核巨噬细胞Ⅱ类抗原的表达及递呈功能,同时抑制IL-2的产生。
2.单核细胞功能降低
PGE2可降低单核巨噬细胞Ⅱ类抗原的表达及递呈功能。
3.IL-2产生受抑制
PGE2可抑制IL-2的产生。IL-2主导细胞免疫(上调免疫反应),可促进细胞毒T细胞形成,还可促进NK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杀伤功能或诱导新型杀伤细胞。此外,IL-2对体液免疫也非常重要,包括B淋巴细胞激活与增生。
4.NK细胞活性降低
NK细胞是体内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IL-2合成水平降低将影响NK细胞的活性。NK细胞对B细胞、T细胞、骨髓干细胞等均有调节作用,并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对机体免疫功能进行调节。此外,输血后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改变,T抑制细胞数量增加,活性增强,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减弱,也对杀伤细胞的激活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5.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
输血后巨噬细胞功能降低,抑制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应答。此外,T辅助细胞减少使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也相应减少。T辅助细胞可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对特异性免疫包括B淋巴细胞激活、抗体产生,细胞毒T细胞激活以及非特异性免疫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巨噬细胞活性等均有积极的上调作用。
6.其他
多次输注异体血后,可诱导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封闭抗体、供受体嵌合型细胞的产生,从而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抑制,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症状
主要为感染、肿瘤复发及移植物存活时间延长。围术期输血,可使术后细菌感染明显增加;通过对比,肿瘤患者输血后复发率,要高于未输血的患者。虽然,对机体的免疫抑制可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但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不断研制,以及考虑到输血所带来的血液传播疾病等其他严重并发症,不主张术前、术中大量输血。
检查
临床上暂无可以全面反映免疫功能的检测指标。
诊断
患者输血后患者出现感染、肿瘤复发等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可考虑与输血后免疫抑制有关,但目前无相应的诊断标准。
预防
1.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2.提倡成分输血,避免全血输注。
3.输注红细胞时,可选取洗涤红细胞或浓缩红细胞。
4.通过过滤或使用人工媒介SAG-M(0.9%氯化钠溶液、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处理血制品,可减轻其免疫抑制作用。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