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3月22日 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一种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的急性炎症
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和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
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如卧床休息、对症治疗等

定义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一般认为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急性炎症,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后并发。
肠系膜是指将肠管固定于腹腔与盆腔的双层腹膜结构,是脏腹膜和壁腹膜的相互延续。

发病情况
好发于3~12岁的儿童,男孩较多。
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

病因
致病原因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多是由病毒感染所致,也可能与细菌感染或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
病毒感染
目前多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
主要致病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EB病毒、细小病毒B19等。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较少见。
可引起本病的细菌包括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假结核性耶尔森菌等。
其他
近年来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阿米巴原虫、血吸虫等寄生虫也可引起本病。

易患因素
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存在肠道感染,如患有病毒性肠炎。

发病机制
小儿远端回肠的肠系膜淋巴结引流丰富,但淋巴结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屏障作用较差,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
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后,病原体可经血行播散到回肠末端淋巴结。同时,由于回盲瓣的关闭作用,使得病毒、细菌或其毒素在此停留的时间较长而易于吸收,最终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

症状
主要症状
前驱症状
患儿发病前常有咽痛、倦怠不适等症状。
典型症状
急性起病的患儿一般先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39℃,常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继之出现腹痛。
腹痛多不剧烈,为隐痛或绞痛,疼痛时患儿弯腰蜷缩,双手按压腹部可使之缓解。
腹痛多为间歇性发作,患儿会突然无故出现肚子痛,疼痛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没几天又会发作,甚至一天发作数次。
患儿腹痛的部位不固定,家长可能在患儿腹部触及肿物。

并发症
肠套叠
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影响肠管的正常蠕动而致肠套叠。
患儿多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痛、果酱样血便和腹部肿块。
肠梗阻
当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炎症波及肠管时,可造成肠麻痹而出现肠梗阻症状。
发病急骤,突发寒战、高热、腹痛,腹痛多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
腹膜炎
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萄球菌感染肠系膜淋巴结可发生化脓性炎症,且可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可引起腹膜炎。
表现为腹痛和腹胀加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如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起病急骤,进展较快,患儿多有发热、烦躁不安、腹部触痛明显等症状。

就医
就医科室
儿科
儿童若出现发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前往儿科就诊。
急诊科
儿童若出现高热(>39℃)、腹痛剧烈、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带患儿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建议给患儿穿着容易穿脱的衣服,以方便进行相应检查。
家长可详细记录患儿出现过的症状,以及发生症状的时间、变化情况等,以供医生了解发展过程。
就医准备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症状清单
孩子什么时候出现发热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分别是多少?
孩子什么时候出现腹痛的?腹痛是否剧烈?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
孩子的大便有无异常?有无发生过腹泻或便秘?
孩子有没有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
病史清单
孩子最近有没有患过感冒或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孩子最近有没有得过病毒性肠炎或其他肠道疾病?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病史,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肠炎等。
临床表现
症状
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恶心、呕吐,有时伴有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体征
腹部触诊时压痛明显,疼痛位置不固定,多见于右下腹或脐周,较少出现反跳痛和肌紧张。
除腹部体征外,常可发现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初步判断体内是否有炎症、感染存在。
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C-反应蛋白
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炎症检测指标。
在细菌感染时,结果可呈阳性,在病毒或支原体感染时,通常呈阴性或弱阳性。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可清晰显示淋巴结,因此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淋巴结大,部分患儿有少量腹水,可能为炎性渗出性病变。
腹部CT检查
在超声检查无法明确时,可考虑行腹部CT检查。
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发热、右下腹疼痛及压痛。
不同点:急性阑尾炎多先腹痛后发热,腹痛开始为脐周或上腹疼痛,后向右下腹部转移,同时存在右下腹反跳痛及肌紧张。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一般发热先于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不明显,多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肠套叠
相似点:均可表现恶心呕吐、腹部阵发性疼痛。
不同点:肠套叠好发于婴幼儿,典型症状为腹部阵发性绞痛、排果酱样血便和腹部肿块,影像检查可鉴别。
原发性腹膜炎
相似点:两者都多见于儿童,患儿均可出现腹痛,且腹痛压痛范围较广。
不同点:原发性腹膜炎的下腹部腹膜刺激征较明显,且腹腔诊断性穿刺可抽出稀薄的脓性分泌物。

治疗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予以休息、对症支持治疗等,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一般治疗
患儿应卧床休息,安心静养。
严重呕吐的患儿先暂禁饮食,后给予流食、半流食、少渣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对症治疗
患儿应给予静脉输液,防止脱水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若患儿发热不严重,腋温<38.5°C,无明显不适,可以用温毛巾外敷患儿额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等物理方法降温。
对≥2月龄、腋温≥38.5℃,或因发热导致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患儿,可遵医嘱应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切勿采取酒精或冷水擦身的物理降温方法,以免患儿出现寒战、起鸡皮疙瘩、哭闹等情况,增加其不适感。
抗感染治疗
大部分病毒感染性患儿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对于明确细菌感染的患儿要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常选用青霉素类(如青霉素钠)、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肟)及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抗菌药物。

手术治疗
若保守治疗无效、病情恶化或考虑合并有阑尾炎或其他急腹症时应手术治疗。
如发生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行腹腔引流;当累及邻近肠管时,必要时需作受累肠管的切除。

预后
治愈情况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患儿一般3~4天病情可好转,约1~4周可痊愈。

危害性
若未及时采取治疗,可引起肠套叠、肠梗阻、腹膜炎、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并发症,影响疾病恢复。
患儿常有发热、腹痛和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睡眠。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严重频繁呕吐的患儿应短期禁食4~6小时。
患儿呕吐停止后,根据病情给予牛奶、米汤等流质饮食,宜少食多餐,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鼓励患儿多喝水,保证摄入充足的水分。
患儿应忌食辛辣、油腻及过甜、过咸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生活管理
保持房间温度适宜,通常适合患儿的室温为22~26℃。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患儿发热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防止受凉。
患儿呕吐时,应让其坐起,脑袋歪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呕吐完后,给患儿用温开水漱口,清除口腔内余物和异物。
家长应耐心陪伴患儿,并采取交谈、听音乐等活动分散患儿的注意力,缓解腹痛症状。

病情监测
家长密切观察患儿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以及发作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如果疼痛突然加重、性质改变,需警惕某些并发症出现,及时去医院就诊。
家长应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患儿用药后病情有无好转。

随诊复查
家长可听从医生建议定期带患儿门诊复查。
平时有特殊情况,如发现患儿突发高热、腹痛加剧、意识恍惚等情况,应立即带患儿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预防
及时治疗儿童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肠炎等感染性疾病。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或过热。
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物和饮水被污染。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
张莉娜,金玉. 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 (5):384-387.

[2]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吴肇汉,秦新裕,丁强. 实用外科学:上册[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
马学梅,李小玲,王佐佑.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现状[J]. 医学综述,2014,20(4):698-700.

[5]
崔焱,仰曙芬. 儿科护理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