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3月30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应激事件后产生的以短期、轻度的情绪障碍或适应不良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成年患者多见抑郁、焦虑的情绪障碍,青少年患者多见适应不良的品行障碍
病因包括应激性生活事件(如生活环境变化、生活压力事件等)和个人适应能力不良
以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应激源和心理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之以药物治疗

定义
适应障碍是一种对可识别的一个或多个心理社会应激源(如离异、患病、残疾、经济问题、在家庭或工作中发生冲突等)的适应不良性反应,通常在应激源发生后的3个月内出现,6个月内消失(除非应激源持续了较长时间)。
适应障碍表现为对应激源及其后果的先占观念,包括过度的担忧、反复而痛苦地考虑有关应激源的事情,或不断地对它们的“含义”进行思考和反刍,也表现为难以适应应激源,导致个人、家庭、社交、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功能的显著损害。
适应障碍的任何症状本身在程度上都不足以满足更为特定的诊断,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

流行病学
发展与病程
适应障碍的发生与应激性事件存在一定的时序关系,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3个月内起病,病程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如应激源为急性事件(如被解雇),则紊乱状态通常即刻开始(如几天之内)而持续时间相对短暂(不超过几个月)。
如应激源及其后果持续存在,则适应障碍可能表现为持续型。
患病率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病率的报道差异很大。在精神卫生门诊治疗的个体中,主要诊断为适应障碍的比例为5%~20%。在医院的精神科会诊中,适应障碍是很常见的诊断,达到50%。
焦虑、抑郁的情绪障碍表现多见于成年患者,适应不良的品行障碍表现多见于青少年患者。
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

分型
根据适应障碍的症状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伴有焦虑的适应障碍。
伴有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
伴有混合性焦虑和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
伴有品行障碍(行为紊乱)的适应障碍。
伴有混合性情绪表现和品行障碍(行为紊乱)的适应障碍。
未特定的适应障碍,即症状表现不典型的适应障碍。

症状
典型症状
适应障碍发病多在应激性事件发生后3个月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情绪障碍为主,如抑郁、焦虑等,也可以适应不良的品行障碍为主,与年龄有一定联系。
成人多以情绪症状为主,表现为焦虑、抑郁及相关的躯体症状。老年人伴躯体症状者更多见。
青少年以品行障碍为主,表现为攻击或敌视社会行为。
儿童则表现为退化现象,如尿床、幼稚言语、吸吮拇指等。

分类症状
伴有焦虑的适应障碍
有关焦虑性适应障碍的病例报道不多,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颤抖,可伴有心悸、窒息感,或需要大口喘气,坐立不安、频繁出汗等。
伴有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
此类适应障碍在成年人中较常见。
主要表现为心境不良、对生活丧失兴趣、自责、绝望感、常哭泣、沮丧,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但程度轻于重度抑郁)。也可能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伴有混合性情绪表现的适应障碍
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心境及其他情绪异常的混合症状。
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来看,比重度抑郁和焦虑症要轻。如有些青年因入伍或求学离开父母后,出现抑郁、情感矛盾、易发怒和明显的依赖性等表现。
伴有品行障碍的适应障碍
此类适应障碍多见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对他人权利的侵犯或对社会准则和规章的违反,以及其他暴力行为。
具体表现包括:逃学、旷工,打架斗殴,毁坏公物,粗暴、对人无礼貌,乱开汽车,偷窃,离家出走,过早的性行为,饮酒过量等。
伴有混合性情绪表现和品行混合的适应障碍
此类病例报道较少,临床表现既有情绪异常,也有上述品行障碍的表现。
其他未分型的适应障碍
下述均为不典型的适应障碍,如表现为社会退缩,同时不伴有焦虑或抑郁心境等。
躯体性主诉的适应障碍
主要表现为有躯体主诉,如疲乏、头痛、背痛、食欲缺乏、慢性腹泻或其他躯体不适等。
患者通常既不找医生诊断,也不依从治疗;体格检查无相应阳性体征,其他检查均正常。
工作抑制的适应障碍
也称为能力减弱型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突然难以胜任日常工作和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不佳以及工作学习能力减弱。
严重时不能进行日常工作,甚至不能学习或阅读资料。
退缩型的适应障碍
主要表现为孤僻、离群、不参加社会活动、不注意个人卫生、生活无规律。
在儿童患者中表现为尿床、幼稚语言或吮拇指等形式。
患者一般无焦虑抑郁情绪,也无恐惧症状。

伴随症状
患者有时可感到有惹人注目的适应不良行为或暴力冲动行为出现的倾向(但实际做出相应行为的情况较少)。
患者可能发生酒精或药物滥用的情况。

并发症
如患者的情绪症状长期持续,未得到缓解,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诱发其他躯体疾病。主要包括:
精神障碍:焦虑障碍(如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等)、抑郁障碍及其他心境障碍,睡眠障碍,强迫障碍,物质相关及成瘾障碍。
躯体疾病: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脑卒中、胃溃疡等。

病因
适应障碍的病因主要为心理社会因素,即应激源,以及患者的个体易感性因素。
直接病因——应激源
与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不同的是,适应障碍的应激源强度较弱,多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活压力事件,如生活环境和家庭的变迁、人际关系恶化、工作和学业受挫、亲友遭遇事故等。
按年龄范围分类
青少年常见应激源:是父母不和或离婚、迁居远方、学习环境的改变(如转学、前往非母语国家留学、从农村中学升入城市大学等),以及在学校或生活中遭歧视或排挤。
成年人常见应激源:是婚姻冲突、经济问题、父母子女或本人患重大疾病、亲友遭遇重大事故或死亡、失业或工作变动、毕业求职、残疾子女出生等。
老年人常见应激源:是退休、社会地位的变迁、空巢现象及丧失子女等。
按类型分类
应激源可以是单一事件(如一段亲密关系的结束),或多个应激源(如显著的经济困难以及婚姻问题)。
应激源可以是反复的(如与季节性商业危机有关的生活压力事件,不能令人满足的性关系等),或持续的(如致残性的持续疼痛疾病,居住在高犯罪率社区)。
应激源可以影响个体、整个家庭或更大的群体或社区(如自然灾难)。

间接病因——个体易感性因素
对于同样的应激源,许多人都能顺利应对,无异常反应,而部分人则出现心理问题乃至精神障碍,说明个体易感性对适应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
社会适应能力欠佳,应对方式或防御机制生硬、单调。
有焦虑症或抑郁症病史和/或家族史。
有既往创伤史,特别是童年期的创伤暴露史。
神经质人格特征,如性格孤僻敏感、意志力匮乏、过于胆小、戒心过重等。
在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上存在困难,社会支持系统差,如缺少家庭、亲友的支持。

发病机制
生理机制
应激事件对人体的内环境有明显影响,可导致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降解加速或出现负平衡,下丘脑、蓝斑,海马皮质的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减少,多巴胺神经递质活动增强。严重应激还可能抑制免疫功能。
心理机制
应激生活事件发生后,机体产生认知回避反应,从而将伤害尽可能降低。这个过程具有保护作用,但也阻碍了事件后对情绪反馈的正常处理,延缓了心理恢复和重建的过程。

高危人群
随家庭频繁迁居、转学的儿童、青少年。
前往非母语国家留学的留学生。
有精神障碍病史或家族史的人。
处事悲观、心理弹性差、防御性过强的人。
家庭环境不良,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的人。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因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变动等情况而出现了较为强烈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或者对新环境感到不知所措、恐惧等。
在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变动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无法适应,不能正常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
因家庭或个人危机产生酗酒等物质依赖的问题。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在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变动后,不同群体的反应不同,青少年可能突然出现攻击行为,老年人出现无实际病变的躯体不适,可能是适应障碍的表现,建议及时就诊。
特别提醒:儿童可能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变动后出现功能退化现象,如开始尿床、重新出现发育早期的刻板动作(如反复吸吮手指),极度需求家长的关注。若家长注意到孩子出现此类异常行为,需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近期是否发生过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的变化?
近期是否有不同寻常的负面事件发生,是否有受挫经历?
事件发生多久后开始出现异常表现?
睡眠状况如何?
病史清单
有患有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激素水平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
心境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

诊断
医生在进行诊断前通常会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患者个人和家庭的躯体疾病史、精神疾病史。除此之外,还可能涉及精神检查、躯体检查(用于评估身体状况、排除躯体疾病)等。
医学诊断标准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对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基本诊断标准
在可确定的应激源出现的3个月内,对应激源出现情绪的反应或行为的变化。
这些症状或行为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具有以下1项或2项情况:
即使考虑到可能影响症状严重程度和具体表现的外在环境和文化因素,个体显著的痛苦与应激源的严重程度或强度也是不成比例的。
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明显损害。
这种与应激相关的症状不符合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且并不仅仅是先前存在的某种精神障碍的加重。
此症状并不代表正常的丧痛。
一旦应激源或其结果终止,这些症状不会持续至超过随后的6个月。
对症状的补充标注
为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医生在诊断时会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补充标注,判断患者的情况是否符合下列某项描述:
伴抑郁心境: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常流泪或无望感。
伴焦虑:主要表现为紧张、担心、神经过敏或分离焦虑。
伴混合性焦虑和抑郁心境: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的混合。
伴行为紊乱:主要表现为行为紊乱。
伴混合性情绪和行为紊乱:主要表现为情绪症状(如抑郁、焦虑)和行为紊乱。
未特定的:不能被归入任何一种适应障碍特定亚型的适应不良反应。

鉴别诊断
正常的应激反应
当糟糕的事情发生时,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安。只有当痛苦的程度(如心境、焦虑或行为的改变)超过正常的预期(在不同文化中可以有差异)时,或不幸事件造成功能损害时,医生才可能做出适应障碍的诊断。
急性应激障碍
应激源范围有别:在适应障碍中,应激源可以涵盖任何严重程度或类型,且一般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急性应激障碍的应激源严重程度明显更高,以灾难性或异乎寻常为特征。
疾病过程有别:急性应激障碍发病迅速,症状多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充分发展;整个病程缓解亦快,一般为几小时至一周之内,最多不超过1个月。
临床表现有别: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虽变化较大,但多以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为突出表现,而不是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激源为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此外还有以下特征症状:
创伤性体验的反复重现,并可伴有错觉或幻觉。
有易激惹或惊跳反应等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症状。
持续的回避,极力避免回想引起痛苦的经验或回忆,甚至不愿意与人接触。
上述特征症状一般不会出现在适应障碍中,可据此进行鉴别。
(重度)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
适应障碍常见抑郁情绪、绝望感,可能与(重度)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相混淆。可据以下抑郁障碍的特征症状鉴别二者:
抑郁障碍发病时,精神因素不甚明显,情绪异常较重,并常出现消极念头,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更常见。
整个临床表现有早晚变化,昼重夜轻。
部分患者有躁狂相的循环发作。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一般发病于早年,且无明确的应激源,常有多年持续的人际适应不良史,且障碍可持续到成年甚至终身不愈。有时人格障碍患者的症状表现可被应激源所加剧,但应激源不是人格障碍形成的主导因素。可据此与适应障碍相鉴别。
如果人格障碍患者在应激源作用下出现了新的症状,且符合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则医生可能会做出适应障碍和人格障碍的双重诊断。

自评量表
适应障碍没有特异性标准化评估量表,但因成年患者常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因此可借助相关症状的自评量表评估症状表现的严重程度。
常用的焦虑自评量表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
该自评量表可广泛应用于评定内科、外科、身心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的焦虑情绪。主要内容为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景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可用来评价应激情况下的状态焦虑。
焦虑自评量表(SAS)
该自评量表用于评出有焦虑症状的个体的主观感受,可作为衡量焦虑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的依据。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
该自评量表主要用于焦虑症状的筛查,共7个项目,包括:①紧张焦虑;②不能控制的担忧;③过度担忧;④不能放松;⑤静坐不能;⑥易激惹;⑦不祥预感。
Beck焦虑问卷(BAI)
该自评量表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受测者主观感受到的焦虑程度,主要评定测试者被多种焦虑症状烦扰的程度。
主观痛苦感觉单位量表(SUDs)
该自评量表适用于测量受测者当前体验的痛苦或困扰的主观强度,常用于辅助社交焦虑和广泛焦虑症的诊断。
常用的抑郁自评量表
患者抑郁自评工具(PHQ-9)
又称9项患者健康问卷、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主要包括9项症状量表和1项功能总评。症状量表分别评定:①兴趣减退;②情绪低落;③睡眠障碍;④疲劳感;⑤进食障碍;⑥自卑感;⑦注意集中困难;⑧精神运动迟缓;⑨自杀症状。
抑郁自评量表(SDS)
该自评量表通过对测试者自我管理方面的调查,量化测试者可能的抑郁水平。量表由20项自我评估题目组成,被广泛用作抑郁症筛选工具,涵盖与抑郁症相关的心理和躯体症状。
Beck抑郁问卷(BDI)
该自评量表用于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其涉及的症状评估主要包括:心情、悲观、失败感、自厌自责倾向、自杀意向、社会退缩、体象歪曲、活动受抑制、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性欲减退等。
用于排除创伤后应激障碍(PDST)的自评量表
主要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时版(PCL-C)、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等。

治疗
消除应激源
一些症状较轻的适应障碍患者在转换环境或消除应激源后,精神症状可逐渐消失。因此本病的直接干预方法为尽早、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应激源。如:
对住院的儿童应提倡家长陪护,以减少对医院的恐惧感。
对处于高压工作环境中的患者,建议进行内部调动或更换工作。
对处于不良亲密关系中的患者,建议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判断是否应继续维持关系。

心理治疗
当应激源消失后,患者情绪异常如仍无明显好转,则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鼓励患者把因应激源引起的恐惧、焦虑、愤怒、绝望、无助感等用言语表达出来,确定由应激引起的主要功能紊乱是什么,然后找出减少应激的方法或提高患者对那些不能改变的应激源的应对能力,调整心理失衡的状态。
认知行为疗法(CBT)
对适应障碍而言,认知行为疗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干预策略,可以比较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变关于应激源影响的非理性信念,从而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和睡眠问题等。在治疗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步骤为: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会搜集患者功能不良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相关资料,即对患者当前所表现出的占支配地位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进行横断分析。
确认产生这些障碍或问题的机制,即对患者的认知和行为功能进行纵向分析。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会收集患者的以下信息:
在本质上是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和未来的(核心信念或关键图式)。
发展了哪些“中间信念”(潜在的假设、规则和态度)来应对痛苦的核心信念。
采用了哪些补偿性的行为策略。
了解“核心信念是怎样产生并得到维持的”,即考察与核心信念及行为策略的起源和维持有关的先行事件(如相关的早期经历)。
人际关系疗法
发现自己处于人际角色的纷争中,或因经历重大生活改变而引起人际角色的转变,这种由人际关系因素引发的适应障碍常伴有抑郁障碍。
对此,人际关系疗法被证实有较好疗效。在治疗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了解患者的人际角色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会了解患者在人际关系中的亲密度、信任度、期望值、人际功能失调模式及履行承诺的程度,以及在适应障碍发生前其关键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具体人际问题进行针对性治疗
人际问题及针对性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悲伤反应:通常原因为亲故丧失。对此,咨询师会鼓励患者进行情绪宣泄,帮助患者弄清楚这种丧失的意义,辅导患者寻找新的支持和关系满足相应的心理需求。
人际角色困扰:存在与性伴侣、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的角色困扰或角色冲突。对此,咨询师会帮助患者理解角色冲突与适应障碍症状的关系,挖掘资源鼓励患者改变这种关系,帮助患者找出想要建立什么关系及达到此目的的最好的方法。
角色变化: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变化,如结婚或离婚,升学或毕业,雇佣或解雇,患病就诊或治疗、康复等。对因角色变化造成的困扰,咨询师会帮助患者看到角色变化积极的一面,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缺乏:因严重的性格问题而缺少亲密关系和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对此,咨询师会鼓励患者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和行为方式,避免与社会隔绝;回顾受挫折的过程,找出原来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模式及可改变的方面,而不要过分追究过去。
其他心理治疗方法
根据具体的应激源和患者遭损害的具体功能,其他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团体心理咨询、家庭与婚姻疗法、森田疗法(可应用于新兵适应障碍)等。

药物治疗
对适应障碍患者,药物治疗仅作为辅助方法,主要用于症状严重者或加强心理治疗的效果,可根据具体病情或主要症状选择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
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米氮平、文拉法辛等。
抗焦虑药物:丁螺环酮、依替福辛等。
对有自杀企图或暴力行为的患者,可小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更建议转入专科医院,既有利于脱离应激源,又有利于系统的专科治疗。
【特别提醒】所有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其他治疗
可适当通过体育锻炼等方式降低焦虑水平,减轻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可尝试放松训练(如呼吸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训练)等辅助方式,通过身体上的放松达到心理上放松,舒缓焦虑、紧张和抑郁情绪。

预后
治愈情况
适应障碍多数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适应,精神和躯体症状随之缓解。但患者今后遇到其他生活变化、生活事件或困难处境时还有可能再次发生。

危害性
常因短期的烦恼和情绪失调状态影响正常生活,导致学习或工作效率低下,或社会关系发生暂时性变化。
在有其他躯体疾病的个体中,共病适应障碍可能会使病程变得复杂(如对推荐治疗方案的依从性降低,住院时间增加等)。
实践自杀行为和自杀死亡的风险增加。

日常
个人护理
如应激源明确,可尝试消除或减少应激源,让自己远离引起应激反应的不良环境、人际关系等。
监测病情发展,如果出现程度严重的情绪障碍、睡眠障碍,需及时咨询医生或接受专业治疗。
调整自己认识、理解重大生活变动或生活压力事件的方式,认识事物均有两面性,引导自己关注积极的一面。
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或防御机制,避免通过酗酒、依赖药物、攻击行为等发泄情绪。合理调整作息,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及时舒缓生活压力。
学习舒缓焦虑情绪或抑郁情绪的方式,如听音乐、做瑜伽,进行体育锻炼或参加集体活动。

患者家属
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生活变化情况。
配合患者维护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出因应激事件产生的负面情绪。
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异常表现,关心孩子的生活状况,认真与孩子进行沟通,给孩子宽容、安心的环境。

预防
在应激事件后,积极寻求引导和干预,尽早从悲伤、焦虑等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避免负性情绪发展为适应障碍。
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生活变动、生活压力事件有预期,提前为融入新环境做好准备。
对明显的生活或环境变化,应积极适应,在新环境中尽快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系统。
提高心理弹性、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
陆林. 沈渔邨精神病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 5版. 张道龙,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郝伟,陆林. 精神病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李凌江,陆林. 精神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5]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下册[M]. 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