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癖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3月31日 1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以某些物品作为性唤起及性满足的必备刺激物,为一种性欲倒错障碍
可能与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有关
可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难以自愈,需要就医治疗

恋物癖是什么?
定义
恋物癖是以某些非生命物体作为性唤起及性满足的必备刺激物的性欲倒错障碍。患者所眷恋物品是性唤起的重要来源和获得性满足的重要条件。
常见的恋物对象为人体的延伸物,如衣物或鞋袜。其他的恋物对象为某些特殊质地(如橡胶、塑料或皮革)做成的材料。
由于所恋物品对恋物癖患者有特殊的性唤起作用,患者的正常性行为会受到明显影响,往往排斥和回避正常的性生活。
发病情况
目前关于恋物癖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恋物癖通常开始于青少年性成熟期,个别起源于儿童期。多见于男性。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恋物癖是心理疾病吗?
恋物癖本身属于精神心理疾病。
患者通过抚摸、嗅闻所眷恋的物品以获得性的满足,常伴手淫。在性欲望和性兴奋的驱使下,当恋物癖患者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取自己依赖的物品时,可能会出现偷盗等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会依法受到惩处。
恋物癖怎么治疗?
恋物癖的治疗目前主要依靠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矫正患者性偏好。
使用药物降低患者性欲,针对患者出现焦虑不安、失眠等情况对症治疗。药物包括抗雄激素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苯二氮䓬类药物等。使用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用条件反射的原理矫正患者的性偏好。
恋物癖可以自愈吗?
恋物癖难以自愈,通常需要进行治疗。
积极治疗可控制病情,如果不及时引导,会对患者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恋物癖往往直接影响夫妻之间正常的性关系,久而久之造成家庭不和睦,夫妻感情破裂。有强烈求治愿望及病程持续时间较短者预后较好,病程长者预后差。早期、规范治疗,有利于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症状
主要症状
患者通过抚摸、嗅闻所眷恋的物品以获得性的满足,常伴手淫,或在性交时由自己或性对象手持此物以增强性的快感。
在性欲望和性兴奋的驱使下,患者可能会使用非法手段(如偷窃、抢劫等)反复收集这些物品。一般来讲,患者对未曾用过的物品不感兴趣,而对使用过的物品有特殊兴趣。
患者对异性本身并无特殊的兴趣,一般不会试图接近物品的主人,也不会出现攻击行为。
男性恋物癖患者的恋物对象主要包括:
穿戴:女性的内衣、内裤、衣服、丝袜、鞋等。
饰品:发夹、胸花、项链、手镯等。
象征物:类似女性生殖器的物品。
女性恋物癖患者的恋物对象没有普遍的规律,主要是偶然间能引起其性兴奋的物品,且一直长期以此为性满足的对象,临床表现的程度没有男性强烈。

其他症状
迷恋异性身体一部分(如头发、脚趾等)的恋物癖患者,可能会在公共场所偷偷抚摸,甚至偷偷剪下异性头发带走作为性刺激物。
恋物癖患者无法离开迷恋物体进行性生活,无法和伴侣进行正常的性活动。

共病情况
早泄
由于恋物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过度手淫,导致早泄,与性伴侣的性生活难以获得成功。
性厌恶
恋物癖患者通过迷恋的物品获得性满足,难以进行正常的性行为,可能会对正常的性行为产生负面情绪,导致性厌恶。

病因
生物因素
有些顽固性恋物癖者,或多或少地伴有某种遗传或先天方面的缺陷,染色体与性激素比例失常。
颞叶等脑区出现病变,可能出现恋物癖。在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等一些病例报道中,也发现恋物癖表现。

心理因素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恋物癖是童年时性心理发育受阻碍而停滞的结果。患者的性欲冲动不是在与异性正常的性生活,而是从接触异性的部分躯体(如恋发癖、恋足癖等)或偷窃其贴身衣着(如女性的胸罩、内衣、丝袜等)中获得最大的快感或心理满足。
行为主义认为,恋物癖是由于患者偶然通过一些无关刺激引起性兴奋并获得了强化的结果。即患者可能在无意中将引起性兴奋的物品和性活动联系起来,长此以往强化了这种联系,最终形成了恋物癖。在性心理发育时期的个体中较为常见。
父母对子女的性教育失当或缺失,也与恋物癖有关。特别是子女在性心理发展的时期,父母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导致孩子在性心理上变得有些异常,长此以往,形成恋物癖。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不良影响是引起恋物癖的因素之一。如色情文化,在观看色情视频后,个体由于性兴奋会采取性幻想而手淫,在此过程中,有的会借助异性的相关的东西手淫,长久下去,可能形成恋物癖。

易患因素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遭遇不良的事件,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工作、人际关系或恋爱受挫等,可能导致个体的性心理发生变化,产生偏离正常的性欲望,可能导致出现恋物癖。

就医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如果出现以下任意症状并持续至少6个月,需要及时就医。
反复收集某些非生命物体作为性刺激物,无法进行正常性活动。
通过抚摸、嗅闻所眷恋的物品以获得性的满足。
对异性本身并无特殊的兴趣,无法通过正常的性行为获得快感。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恋物癖会影响患者身心发育,严重者可影响性生活,甚至造成性功能障碍,因此,应予以重视,及早就医。
特别提醒:一般认为尽早发现尽早治疗,预后较好。不要因顾虑而延误治疗。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间开始有这种性偏好的?
最严重的表现是什么?
对于自己的这种偏好觉得无能为力吗?
有其他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吗?
病史清单
有患精神心理障碍的血亲吗?
患过任何精神心理方面疾病吗?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B超检查
其他检查:心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抑郁类药: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舍曲林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
抗雄激素类药:环丙孕酮、螺内酯、氟他胺、西咪替丁

诊断
诊断流程
如果医生怀疑恋物癖,可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具体来说,医生会关注的方面有:
精神、情绪相关情况
包括意识、定向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感觉、知觉、智力及自知力。
情感活动、意志及日常行为表现
评估是否有精神病性症状,是否有自杀和暴力风险,是否有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共病的情况。
影像学检查
可能会做CT、MRI和脑电图检查。
心理测量
可通过一些心理测评反映症状,但具体需由医生诊断。

医学诊断标准
根据DSM-5,对恋物癖诊断标准为:
A.至少6个月,通过使用无生命物体或高度特定地聚焦于非生殖器的身体部位,从而激起个体反复的、强烈的性唤起,表现为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
B.这种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C.恋物癖的对象不限于用于变装的衣物(如在异装癖中)或为达到生殖器触觉刺激而专门设计的器具(如振动器)。
注:
在受控制的环境下:主要适用于那些生活在机构或其他场所的个体,在那里从事恋物行为的机会受限。
完全缓解:在不受控制的环境下持续至少5年,个体没有痛苦或社交、职业或其他功能方面的损害。

鉴别诊断
单纯性幻想
恋物性幻想很常见。除非引起了显著强制性、无法接受的仪式动作,以致干扰了性交,造成了个体的痛苦,否则不应诊断为恋物癖。
异装癖
恋物癖所恋物品,是与异性身体具体部位接触的东西(如内衣物、鞋袜等)。通常为一件衣服或一个饰物,并以此来达到性兴奋,然后脱下或扔开;异装癖所迷恋的是女性的整个外表,通常是穿戴女性从里到外的全套服饰(包括假发和化妆品等)来达到性兴奋,然后脱去。
其他
对自己钟爱的异性的衣物长期做纪念品收藏,不影响正常性表达,以及对刺激生殖器官的性器具的爱好收藏,均不属于恋物癖。

自评量表
对于恋物癖患者可使用一些心理测评用以反映其情绪状态和人格特点,帮助医生判断。由患者自己填写心理量表,具体结果需由医生诊断。
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治疗
作为精神心理类疾病,到目前为止恋物癖还无法被完全治愈,其治疗目的和原则为:
心理治疗矫正:主要依靠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矫正患者性偏好。
药物手段辅助:使用药物降低患者性欲;辅助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焦虑不安、失眠等情况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抗雄激素药
使用抑制雄激素的药物减少或拮抗犯罪者体内的雄激素,避免其性欲亢奋而犯罪。
常用的药物是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激动药),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人工合成的抗睾酮制剂如醋酸氯羟甲烯孕酮,能明显减低生理的睾酮效应, 通过改变激素水平达到抑制性冲动的效果。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激动剂
与抗雄激素药物一样,用于降低雄激素水平、控制异常性行为。
常用的有曲普瑞林等。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抗抑郁药物有降低性冲动的作用,可以改善症状。
常用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苯二氮䓬类药物
属于短中效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效果好。
不适合长期大量使用,有可能产生耐受和依赖。
用药提醒:抗抑郁药物可有增加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风险,因此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护患者。用药期间不要从事驾驶、操作危险机械或精密仪器,以免造成身体伤害。

心理治疗
精神动力学治疗
诱导回忆个人幼年性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实的反省,从而纠正异常心理。
可使用自由联想、释梦等方法,发掘患者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原因,把其带到意识领域,让患者领悟其行为和以往经历有关,在此基础上建立正常健康的性心理。
使用催眠疗法,通过暗示,不断地厌恶和消除恋物的想法和行为,并以积极的情感、良好的感觉和正确的观念,使其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印记、贮存,以促进和建立对正常性活动的意向和兴趣。
厌恶疗法
使用厌恶疗法,进行矫正治疗。用能引起患者兴奋的刺激物如图片等,引起患者的性兴奋,然后给予厌恶性质的条件刺激,如电击、橡皮筋弹击手腕、注射催吐剂等方法。
内隐致敏法
当以不愉快的想象作为厌恶刺激,经多次结合重复后,适应不良性行为同这种想象,便建立了条件化联系,这种条件化联系就有助于该行为的消退。即可使患者反复想象被抓时的难堪局面,形成厌恶条件反射。
脱敏疗法
让患者进入所恋物品的环境,反复接触引起其性冲动的物品,使其充分满足直至厌恶。鼓励患者在面对这些物品时战胜自我。
心理疏导治疗
通过疏通、教育、矫正和引导等方式,使患者改变性偏好,学习建立正常的性关系,回归社会。
引导患者表达,找到其致病原因。通过正面教育和行为指导,帮助患者矫正其错误的性偏好,认识到行为的危害性和后果。引导患者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加强性教育。

预后
治愈情况
目前恋物癖暂无治愈方法,积极治疗可控制病情,如果不及时引导,后果较严重。
有强烈求治愿望及病程持续时间较短者预后较好,病程长者预后差。
早期、规范治疗,有利于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危害性
影响家庭生活
恋物癖往往直接影响夫妻之间正常的性关系,久而久之造成家庭不和睦,夫妻感情破裂。
对社会造成危害
当恋物癖患者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取自己依赖的物品时,往往会出现偷盗等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

日常
个人护理
减少外出时的冲动。
多与人交流,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转移注意力,培养新的兴趣。
不要使用烟酒等刺激性物质,少饮茶、咖啡等。
服用精神类药物时,病情有变化要及时复诊,咨询医生。
坚持心理治疗,不断地自我提醒,趋于心理正常化改善。
如果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有所加重,需要及时就诊。
保持好心态是一切病的良药,所以要注意心态,注意休息。

患者家属
恋物癖患者家属应该督促患者,通过正规的精神心理医院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进行自我人格的完善。
鼓励、劝导患者,不要歧视患者。
帮助患者提高意志力和自控力,鼓励患者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提高社交技能。
注意患者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预防
及时进行性教育
恋物癖与童年的经历有关,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要及早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在青少年时期进行性教育可以预防恋物癖的形成,或可在恋物癖形成的早期阶段就给予控制。
避免不良刺激
恋物癖和社会影响有关,应当主动避免接触色情文化,以免受到不良影响。
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避免一些不良举措。
培养健全人格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意识,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避免发生性格缺陷。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多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培养健康完善的人格,可以从根本上预防性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
郝伟,陆林. 精神病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李凌江,陆林. 精神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 5版. 张道龙,刘春宇,童慧琦,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
冯志颖. 精神疾病诊疗常规[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