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皮病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5月31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概述
象皮病是受血丝虫感染造成的一种寄生虫感染病症,临床表现为组织的增厚与肿大,特指由于丝虫阻塞淋巴管所致的肢体或阴囊明显肿大。象皮病的传染途径为蚊虫叮咬,血丝虫幼虫在人体的淋巴系统内繁殖使淋巴发炎肿大,使人体外观类似于象的皮肤和腿。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别名
象皮肿、淋巴丝虫病、血丝虫病。

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下肢肿胀(淋巴水肿)和剧烈疼痛。

危害
因腿、臂和生殖器官严重肥大而无法正常工作和行动。

检查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血液及体液微丝蚴检查、免疫学诊断、乳糜尿与淋巴尿、活体组织检查、淋巴管造影等。

诊断
来自流行地区,有特征性的象皮肿,淋巴结活检寻找成虫即可诊断。

治疗原则
以对症物理治疗方法为主,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治愈性
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

饮食建议
食用清淡性凉利湿之物,不宜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重要提醒
本病重在预防,包括脚部卫生、脚部护理、伤口护理、加压疗法、运动、抬腿和急性感染治疗。

病因
流行病学
世界上多国受害,流行地区多发。

病因
为血丝虫感染所致,血丝虫幼虫在人体的淋巴系统内繁殖导致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炎症反复发作,最后发生肉芽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形成阻塞。

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象皮肿为丝虫病晚期最常见的症状,自感染后10年左右发生。因淋巴阻塞部位不同,发生部位亦异。发生部位依次为肢体、阴囊、阴茎、阴唇、阴蒂和乳房等。最多见的部位为下肢。长期受阻可致皮肤苔藓样增厚、粗糙,甚至有溃疡或疣状物增生。

其他症状
乳糜尿、鞘膜乳糜积液、乳糜腹水、乳糜腹泻等。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与临床诊断
丝虫病时必须结合流行病学史,我国流行地区的患者以农民为最多。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象皮肿为本病的特征,来自流行地区而患有精索炎、睾丸炎、乳糜尿者,大多属于丝虫病。
2.实验室诊断
主要寻找外周血中微丝蚴。血内查到微丝蚴诊断即可确立。
3.治疗性诊断
本法目的在于诊断具有可疑的丝虫病症状与体征,而在血液内找不到微丝蚴的患者。给服乙胺嗪后,部分患者在2~14天内即可出现淋巴系统反应及淋巴管结节。这是药物作用于丝虫成虫的证据,必要时可将结节摘出,寻找丝虫。
4.淋巴管造影
丝虫病患者常显示扩张的输入淋巴管和狭小的输出淋巴管,淋巴结实质显影有缺损现象。

治疗
治疗方针
药物治疗多针对丝虫幼虫,对成虫作用有限,针对象皮肿主要采取绑扎和理疗。

药物治疗
1.抗丝虫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乙胺嗪、呋喃嘧酮、伊维菌素等。
2.如有细菌继发感染者,应用抗菌药物。

手术治疗
对少数巨型下肢象皮肿,可采用大面积的全皮移植术,并加压包扎。

其他治疗
烘绑疗法,患肢用辐射热或微波透热。烘疗后用弹性绷带包扎。

预后情况
预后不良,目前尚无法根治。

护理
日常护理
卧床休息,患肢抬高。
2.注意患肢卫生清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3.适当锻炼。

饮食调理
在丝虫病高发区,将海群生以0.3%~0.4%的比例加入当地食盐中供当地居民食用,连用半年,可降低微丝蚴阳性率。

其他注意
防蚊灭蚊,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