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痒疹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3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是多发的疣状结节,伴剧痒
表现为多发于四肢皮肤上红色丘疹,迅速进展为坚实结节肿块,瘙痒剧烈
病因不明,与情绪、昆虫叮咬、皮肤病、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治疗包括药物和物理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定义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皮损特征是多发的疣状结节,伴剧烈瘙痒,本病一般持久难愈。

发病特点
好发人群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20~60岁成年人,女性多见。
脾气暴躁、烦躁易怒者容易发病,尤其是中年妇女;长期紧张、抑郁人群更易发病。
被昆虫叮咬、患有某些皮肤病或肿瘤、感染的人,发病风险更高。

病因
致病原因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均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精神心理状态
暴躁易怒的成年人容易发作本病。
与情绪因素关系比较密切,长期精神紧张、抑郁等情绪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某些精神疾病是诱发本病的因素之一。
昆虫叮咬
部分人在被蚊子、臭虫等昆虫叮蛰后发病。
皮肤疾病
可能与湿疹、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类天疱疮等皮肤病有关。
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会促进本病发生。
某些疾病
如恶性肿瘤、肝病、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维生素缺乏、肾衰竭、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光化性皮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其他消化系统紊乱、代谢障碍、女性生殖器疾病也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

症状
主要表现
部位
皮损多在四肢,尤其是小腿伸侧、手背、足背,也可能出现在腰臀部、腹部,甚至全身。
通常先从手臂或腿上出现皮损。
可能颈肩部、上臂的结节最严重、明显。
病程
慢性病程,多迁延不愈。
皮肤损害
丘疹
皮损初起时,为淡红色丘疹,针帽至米粒大。
结节
丘疹搔抓后迅速转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的半球形结节,绿豆至黄豆大小,质地坚实。
结节数目为数个或数十个,对称、散在孤立或呈条状排列,相邻的结节可互相融合,并沿肢体纵向排列。
结节开始表面粗糙,随后顶端明显角化呈疣状外观。
瘙痒
丘疹或结节都伴有阵发的剧烈瘙痒,常因频繁或用力搔抓引发继发皮损。
情绪紧张时瘙痒加重。
出汗、发热、衣物摩擦刺激可使瘙痒加重。

其他症状
因剧烈瘙痒搔抓皮肤,可造成局部表皮剥脱、疣状结节皲裂、出血、结血痂。
结节周围的皮肤有色素沉着、皮肤苔藓样变。

并发症
色素沉着:反复搔抓皮肤容易造成局部色素沉着。
皮肤苔藓样变:长时间过度搔抓容易引起局部皮肤苔藓样变,严重影响外观。
继发感染:搔抓造成局部表皮剥脱、疣状结节皲裂、出血、结血痂,容易继发皮肤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红肿、疼痛、流脓等症状。
精神心理问题:持续不愈、反复发作的瘙痒症状,会明显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可能会造成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就医
就医科室
皮肤性病科
如果发现四肢或背部出现散在结节,伴有剧烈瘙痒,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建议携带之前的的皮肤病变拍照记录,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出现皮损的?
皮肤病变首先出现在哪些部位?什么情况下加重或缓解?
皮肤病变是否伴剧烈的瘙痒?情绪紧张或出汗时是否瘙痒加重?
皮损是否逐渐增多?
病史清单
发病前是否有蚊虫叮咬过?
平时是否容易紧张或焦虑?
是否患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湿疹、特应性皮炎等?
家里是否有类似患者?
是否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肿瘤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血清总IgE
肝肾功、甲状腺功能
皮肤组织病理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保湿剂:凡士林、尿素软膏等
糖皮质激素(外用):地奈德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卤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复方氟米松等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
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糖皮质激素(口服或注射):泼尼松、甲泼尼龙、倍他米松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发病前可能有蚊虫叮咬史。
可能有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病史。
可能有肝病、肾衰竭、贫血、肿瘤等疾病史。
可能有精神心理异常病史。
临床表现
四肢皮肤上初起红色丘疹,剧烈瘙痒,搔抓后转变为疣状外观的坚实结节,红褐色或黑褐色。
皮损部位因搔抓造成局部表皮剥脱、结节皲裂、出血、结血痂。
周围的皮肤有色素沉着、苔藓样变。
实验室检查
可能会做血常规、肝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病原学检查等,以查找病因。
多为抽血检查,可能需遵医嘱空腹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为有创检查,需要取病变部位的皮肤组织,在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
可见苔藓化慢性皮炎改变。

鉴别诊断
钝头扁平苔藓
相似点:四肢皮肤上丘疹,伴明显瘙痒。
不同点:钝头扁平苔藓好发于手腕、前臂、下肢远端和骶骨前区,皮肤上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及斑块。
疣状扁平苔藓
相似点:疣状皮损。
不同点:疣状扁平苔藓的皮损为疣状增生至肥厚性斑块,圆形或卵圆形,表面不平,有细小鳞屑,周围有散在扁平丘疹。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结节性类天疱疮
相似点:皮肤丘疹,伴明显瘙痒。
不同点:结节性类天疱疮好发于老年人,是最常见的皮肤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早期皮损无明显特异性,典型皮损为广泛分布的大疱、水疱,形态多样。
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
相似点:皮肤上丘疹,剧烈瘙痒。
不同点: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好发于小腿、上臂、肩背部。主要表现为局部坚实的黄色、黑褐色或肤色结节,皮损密集分布,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不同于结节性痒疹,刚果红染色阳性。
寻常疣
相似点:局部皮肤角化粗糙。
不同点:寻常疣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双手、足或掌跖。皮损表面粗糙、角质增生似乳头样,灰白或污黄色,可单发或多发,没有明显不适症状。

治疗
治疗目的
减轻瘙痒,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等。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去除病因
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可疑病因,如湿疹、变应性皮炎、肝病、贫血、消化系统紊乱、代谢障碍、感染等。
防止昆虫叮咬
改善卫生条件,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湿度适宜,避免蚊虫滋生。
避免到草木茂盛的地方去,或穿着长袖上衣、长裤等衣服避免昆虫叮咬。
调整情绪
保持情绪轻松、平和,避免精神紧张、压力大,少生气。
积极接受专业心理治疗,以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保护皮肤
避免抓挠刺激皮损部位的皮肤,剪短指甲,穿长袖衣服,或夜间戴薄手套入睡等,以免搔抓皮损。
不用刺激性强的碱性清洁剂,如香皂、肥皂等,不用热水烫洗皮肤。
可每日多次沐浴,沐浴后可涂抹温和、成分简单的保湿剂,以缓解瘙痒不适。
正确认识疾病
正确认识疾病,病程长,要有耐心,积极配合治疗。
不自行用药或寻求偏方。偏方多无安全性保障,具体疗效也缺乏科学证据。
严重时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改变自主反应,建立新的习惯模式以避免刺激皮损。
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
外用超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
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可缓解症状,通常需要选取超强效的糖皮质激素软膏。
如皮损已有显著角化改变,可外贴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
外用焦油类制剂:焦煤油软膏可替代糖皮质激素外用,以缓解症状。
外用维生素D3软膏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软膏:可能会有一定疗效,并能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但疗效不如糖皮质激素。
局部封闭治疗
即局部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口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通常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复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好,但适用于单发皮损,如果皮损较多,不宜注射,或需要分批分次注射。
其他药物外用
可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有轻度止痒的效果。对该病疗效较差。
还可局部外用辣椒碱乳膏等药物,对缓解瘙痒症状有一定作用。
全身用药
口服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有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口服糖皮质激素疗效通常不理想,且不良反应大。
口服抗组胺药、镇静安眠药:可适当减轻瘙痒症状,改善睡眠及焦虑、烦躁等情绪。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口服抗惊厥药:常用药物包括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常用于缓解神经性疼痛和瘙痒等症状。
口服沙利度胺: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环孢素或中波紫外线照射,可获得较好疗效。
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硫唑嘌呤,对于顽固性结节性痒疹有一定治疗效果。不建议联合使用,出现肝肾损害风险较大。
口服补骨脂素:口服补骨脂素,通常会联合长波或窄谱中波紫外线,对部分结节性痒疹有治疗效果。
口服异维A酸、维胺酯:如果有明显皮损增生,可口服维胺酯、维A酸或异维A酸,可能会有缩小皮损、减轻瘙痒的效果。
口服抗生素:伴发继发感染者需要口服或外用抗生素。
口服抗抑郁药:若结节性痒疹者出现抑郁等症状,可使用抗抑郁药来缓解。常用药物包括阿米替林、多塞平等。
中成药
需由中医师准确辨证后指导用药,通常要联合西药或物理治疗。
口服药物:以清热活血、祛风止痒、行气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中成药有祛风止痒口服液、血府逐瘀胶囊等。
外用药物:可采用丹皮酚软膏涂抹患处,也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擦洗患处,以消炎止痒。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通常比单独使用一种治疗方法效果更好。
冷冻治疗
可以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对部分人有效。
治疗后可能会有局部肿胀、水疱、大疱等不良反应,疱液过多应请医生处理。
治疗后会有创面,应保持清洁、干燥,7天内不要沾水,每日涂抹抗生素药膏等预防感染。
结痂后应自然脱落,不可撕掉或擦洗掉。
紫外线照射治疗
长波紫外线或窄谱中波紫外线,可以联合补骨脂素进行治疗,通过抑制免疫反应缓解症状。
激光治疗
精准烧灼或切割病变。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通常需要西药及物理治疗等治疗方法,以加强疗效。中药治疗需要经中医师准确辨证。
风湿郁热证:宜清热除湿、祛风止痒,方用全虫方加减。
血瘀风燥证:宜养血活血、祛风止痒,方用乌蛇荣皮汤加减。

预后
治愈情况
本病为慢性病程,多数迁延不愈。
治疗难度较高,单独使用一种治疗方法通常疗效不理想,需要多种手段联合治疗,但多数仍不能完全治愈,仅可缓解症状。

危害性
影响美观:影响四肢等身体暴露部位的外表美观。
继发皮损或感染:因瘙痒剧烈、过度搔抓,容易造成皮肤上的继发皮损或感染,如局部表皮剥脱、疣状结节、皲裂、出血、结血痂、色素沉着、皮肤苔藓样变、细菌感染等。
降低生活质量:剧烈的阵发瘙痒,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
引发心理问题:因不能缓解的瘙痒不适,以及病变外观,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心理障碍,引发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日常
日常管理
避免昆虫叮咬
保持环境卫生,避免昆虫叮咬。
避免到草木茂盛的地方,在自然环境中穿长袖衣服、长裤等服装。
生活管理
保持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劳逸结合。
适度锻炼身体,注意避免进行会反复摩擦皮损部位的运动。
避免食用辣椒、生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烈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皮肤管理
每周修剪指甲2次,尽量避免搔抓皮肤。
瘙痒难忍时可用纱布轻轻按压。
保持患处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因搔抓破溃出血,应及时给予清洁消毒,大面积破溃处予以纱布包扎。
洗澡水温不宜太高,不用肥皂、香皂等清洁剂,洗澡后全身使用润肤剂。

预防
本病病因不明,主要针对可疑病因进行预防。
消除致病因素,室内做好杀虫灭虫工作,防止昆虫叮咬。
改善营养状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调整心情,保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积极治疗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积极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避免接触致敏物质,不要搔抓皮肤瘙痒部位。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肝病、肾衰竭、贫血等。

参考文献

[1]
王宝玺.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2]
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 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李斌,陈达灿.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 3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