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6月8日 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以传导性耳聋、鼓室积液为主要表现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症状有听力下降或耳聋、耳痛、耳鸣、耳闷等
病因有感染、耳部及周围疾病、药物、物理刺激、变态反应、鼻咽占位性病变等
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
定义
耳的结构: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和中耳以鼓膜为界。中耳结构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等。中耳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等部位相通。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发生的、以传导性耳聋、鼓室积液为主要表现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分型
根据患病时间分型,存在两种分型方法。
1)、分型方法1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病时间小于或等于8周。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病时间大于8周。
2)、分型方法2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病时间小于3周。
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病时间为3周~3个月。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病时间大于3个月。
根据分泌物性质分型
浆液性中耳炎:分泌物主要为浆液。质地如水样、稀薄的浆液。颜色可呈黄色,深浅度不一。
黏液性中耳炎:分泌物主要为黏液。质地黏稠。颜色多呈灰白色。分泌物黏稠如胶冻状,称为胶耳。
浆液-黏液性中耳炎:同时存在浆液和黏液两种性质的分泌物。
发病情况
儿童和成人都可发病,儿童发病率较高,2~5岁是高发年龄段。
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如何排出?
常在采取综合治疗,在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纠正原发性疾病。
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鼓膜置管及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来排出中耳积液。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为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清除中耳积液。
怎么判断分泌性中耳炎的严重程度?
分泌性中耳炎不能通过症状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需要通过专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来判断。
常见症状包括听力下降、耳闷堵感、耳部不适、耳鸣及头晕等。多数患者可自愈,部分患者通过用药、手术和理疗等可治愈。
当出现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和胆固醇肉芽肿等并发症时,病情则较为严重,治疗效果不尽理想。
分泌性中耳炎听力下降还能恢复吗?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在得到积极治疗后,大多数情况听力都能恢复。一部分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通过手术及药物等综合治疗,听力也能恢复到病前。
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胆固醇肉芽肿和后天原发性中耳胆脂瘤等疾病,增加治疗的难度,不但听力恢复不良,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因
致病原因
感染、咽鼓管功能异常、变态反应、气压损伤、中耳或邻近器官疾病反复发作等均可导致发生分泌性中耳炎。
感染
以细菌感染为主,常见的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百日咳杆菌等。也可见于麻疹病毒等病毒感染。
细菌或病毒直接侵犯中耳黏膜、细菌产生的毒素都可以引起炎症反应。
咽鼓管功能异常
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导致咽鼓管功能异常的疾病。
咽鼓管功能异常发生阻塞和狭窄,咽部等部位的气体不能进入咽鼓管和中耳,咽鼓管内气压降低并低于大气压力,导致中耳黏膜分泌物增多。如咽鼓管和中耳压力得不到改善,分泌物会更多,引起炎症。
咽鼓管和中耳压力低于大气压时,鼻部、咽部等上呼吸道感染产生的分泌物会沿咽鼓管进入中耳,分泌物中的细菌和病毒也会进入中耳,引起感染和炎症反应,或使炎症反应加重。
变态反应
为儿童发病主要因素之一,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有关。
耳部黏膜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使分泌物增多,局部产生积液,引起中耳炎或增加中耳炎发生风险。
气压损伤
具有乘坐飞机、潜水等行为。
这些行为导致外界压力过大,而咽鼓管和中耳压力相对较低,咽部等部位的分泌物或病原体会被“推入”中耳,引起炎症。
中耳或邻近器官疾病反复发作
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的病因。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可引起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风险因素
年龄
儿童全身免疫功能和耳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患病风险较高。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患病风险较高。
邻近器官疾病
患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等疾病,患病风险较高。
其他影响免疫功能的情况
营养不良、患恶性肿瘤等,会使免疫功能降低,患病风险会增高。
家族史
家中有反复发生中耳炎的亲属的人,患病风险可能较高。
生活行为
以下行为会增加患病风险。
擤鼻方式不正确:如捏双侧鼻翼鼓气或擤鼻涕,可使鼻腔分泌物向咽鼓管逆流至中耳。
跳水、游泳时大量的水突然涌入口腔的行为。
具有乘坐飞机、潜水等会增加咽鼓管外的压力的行为。
婴幼儿喂养不当
平卧时哺乳、饮水会增加患病风险。
外伤
耳部外伤、耳内异物等会增加患病风险。

症状
典型症状
听力下降
多发生在一侧。
可表现为感到自己说话的声音明显增强。向前低头或将头偏向未患病的一侧时,听力下降可减轻。
儿童因听不清或听不到声音,会表现为对声音反应减慢、注意力下降等。
耳痛
起病初期可表现为一过性耳痛,随后自行缓解。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一般不伴耳痛。
耳鸣
可听到异常的响声,与周围环境声音无关。
声音可表现为劈啪声、嗡嗡声。
头部活动、打哈气、捏住鼻子同时鼓起时,可听到气体穿过液体的声音(类似“咕咕”的声音)。
耳闷
可表现为闭塞感、闷胀感,多因中耳分泌物较多引起。
可在反复按压耳屏(耳廓前侧中部的软骨结构)后暂时性缓解。

就医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出现听力下降、耳痛、耳鸣、耳闷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
儿科
婴幼儿出现哭闹、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建议尽快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但应避免用棉签等硬物抠耳朵。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听力下降?一侧还是双侧?
是否有耳痛?
是否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
症状的诱发和缓解因素是什么?
病史清单
发病前是否有感冒?
是否有慢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
是否有气压损伤?
近期是否有劳累过度、烟酒过度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耳镜
颞骨CT
血常规
声导抗测试
头部X线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红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唑肟、头孢拉啶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泼尼松
解热镇痛:布洛芬、阿司匹林
其他:盐酸麻黄碱滴鼻液、氨溴索、桃金娘油

诊断
疾病诊断
医生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听力学检查、声导抗测试、耳镜检查、鼓膜穿刺、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诊断本病。
病史
有上呼吸感染、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等疾病。
有经常游泳、跳水、乘坐飞机、潜水等情况。
经常捏鼻后用力鼓气、擤鼻涕。
有营养不良、患恶性肿瘤等。
家中有反复发生中耳炎的亲属。
婴幼儿经常在平卧时被喂水、喂食、哺乳。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病前除以上情况外,还有可能有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的情况。
临床表现
有听力下降、耳痛、耳鸣、耳闷、发热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能会出现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颞骨CT:用于了解耳部及周围是否存在病变。
听力学检查
包括音叉试验及纯音听阈测试等。可以用于制定治疗方案。
大多数为传导性耳聋,即传递声音的组织发生病变。也可为混合性耳聋。
声导抗测试
根据测试后形成的变化图形区分病变的类型。
正常的声导抗图多为钟型(A型)。
分泌性中耳炎多表现为平坦型(B型)。
咽鼓管功能不良多表现为高负压型(C型)。
耳镜
可见鼓膜内陷或膨隆、鼓室积液征,可进行鼓气耳镜检查,能发现鼓膜活动度受限、气泡或液平。

鼓室穿刺检查
可以明确中耳是否有积液,并可通过检验判断积液的性质或感染的种类。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鼓膜内穿刺的液体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判断细菌的种类,并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信息。

鉴别诊断
化脓性中耳炎
相同点:听力下降或耳聋、耳鸣、耳痛等。
不同点:化脓性中耳炎为中耳发生的化脓性炎症,可以出现发热、耳道流脓等症状,通过耳镜检查可见鼓膜穿孔等表现,得以区分。
脑脊液耳漏
相同点:耳道流液、耳闷、耳鸣等。
不同点:脑脊液耳漏多因头部外伤引起,耳道流出的液体为颜色清亮液体。需要进行头部CT、磁共振成像等进行区分。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
相同点:中耳异常分泌物。
不同点:中耳胆固醇肉芽肿为肉芽肿性疾病,无明显的耳痛、听力下降等表现。需要进行颞骨CT、耳镜等进行区分。
先天性中耳畸形
相同点:听力下降。
不同点:先天性中耳畸形为先天性疾病,一般无耳痛、耳道流脓等症状。可以通过颞部CT等进行区分。
中耳腺瘤
相同点:听力下降、耳闷、耳鸣、耳痛。
不同点:中耳腺瘤可见中耳新生物,可出现面部感觉减退等症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区分。
鼻咽癌
相同点: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耳鸣。
不同点:鼻咽癌还会出现涕中带血、鼻塞、颈部包块等表现,需要通过鼻镜等进行区分。
颈静脉球体瘤
相同点:耳鸣、听力下降。
不同点:颈静脉球体瘤会有骨质破坏,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区分。
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
相同点:耳痛。
不同点: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可出现耳郭牵拉痛,多无听力下降等症状。
急性鼓膜炎
相同点:耳痛。
不同点:急性骨膜炎为流感、带状疱疹引起,多无听力下降的症状,通过耳镜可区分。
中耳癌
相同点: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
不同点:中耳癌为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耳道分泌物多含血液,可有面瘫、张口困难等表现。通过耳镜、病理学检查可区分。

治疗
治疗目的:去除病因、控制感染、缓解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不同病变类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按医生指导进行。
一般治疗
避免不当行为
避免乘坐飞机、游泳、潜水、捏双侧鼻子鼓气或擤鼻涕等。
正确喂养婴幼儿
给婴幼儿喂水、喂奶时应让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平卧。

药物治疗
抗感染
抗生素
可以抑制细菌生长,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
常用药物有红霉素、头孢呋辛等,可通过滴鼻或口服治疗,应按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症状。
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
可通过经导管吹入咽鼓管或鼓膜穿刺注药的方式局部给药,或口服。
保持鼻腔、咽鼓管通畅
通过保持鼻腔、咽鼓管通畅,促进分泌物排出,缓解症状,促进恢复。
常用药物有麻黄碱液、含激素的抗生素等滴鼻。
注意一定要采用仰卧头低位的滴鼻体位。
促进黏液排出
通过促进纤毛摆动,加强排泄功能,促进分泌物排出,缓解症状。
常用药物有氨溴索、溴己新。
解热镇痛
可以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
常用药物有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手术治疗
在应用药物治疗等方法3个月仍效果不佳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鼓膜穿刺抽液
直接将中耳的分泌物抽出,抽出后可直接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可以改善症状,促进恢复。
鼓膜切开术
用于中耳分泌物较黏稠时。
切开后可将分泌物吸净,促进恢复。
鼓膜置管术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用于病情反复或经治疗不能痊愈时、中耳内积液黏稠不易排出等情况。
可以改善咽鼓管状态,促进恢复。
鼓室探查术
用于非手术治疗长期不能痊愈、怀疑有肉芽组织等病变时。
可以明确病变类型,并进行治疗。

咽鼓管吹张
使咽鼓管扩张,促进分泌物排泄,改善症状。
方法包括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

中医治疗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表现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主要为方剂。
常用的方剂包括杏苏饮加减、四逆散合排气饮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通气散加减等。
中医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预后
治愈情况
部分可自愈。
大部分经过及时治疗可以痊愈,或缓解症状。
有些治愈后可能会反复发生。

危害性
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以出现以下情况: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可以引起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耳聋,降低生活质量。
小儿病程较长者,有可能影响语言功能的发育,继而使学习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降低或发育滞后。
可能引起粘连性中耳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鼓室硬化症、隐匿性中耳炎等后遗症。

日常
日常生活
改善饮食
保持营养丰富,食物摄入应种类多样化。
保证饮水充足:成人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
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
避免食用生姜、生蒜、生葱、辣椒、咖喱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避免高油、高糖、高盐饮食,以及难以咀嚼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点心、腌制食物等。
回避自身明确过敏的食物。
严禁饮酒。
改善婴儿喂养方式
乳母应避免躺着给婴儿喂奶。
人工喂养应注意奶嘴开孔不宜太大,奶瓶应和婴儿下颌形成30~40度的夹角。
改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儿童睡眠时间应更长。
避免劳累、熬夜等。
适量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
婴幼儿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量。
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运动量应循序渐进,避免受伤。
出现发热或处于急性期时应减少运动量,或卧床休息。
远离烟草
戒烟,远离“二手烟”。
正确擤鼻涕
不能过度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舒缓情绪
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
可以通过听轻音乐、运动、看书、看情节舒缓的影视剧等方法缓解不良情绪。但应避免戴耳机。
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
避免传染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以免传染给他人。
注意安全
出现听力下降、耳聋等症状,应在家人的陪同下外出,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出现眩晕等症状,应停止活动并缓慢坐下或躺下,避免摔倒。
定期复诊
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复诊。
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如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须及时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疾病。
改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充足,避免不当饮食习惯。
改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劳累、不良情绪、压力等。戒烟,远离“二手烟”。
改善免疫功能,避免感染或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生。
如亲属中有患中耳疾病的人,应定期体检,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正确喂养婴幼儿:喂水、喂奶时应让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平卧。

参考文献

[1]
孙虹,张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田道法,李云英.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M]. 3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4]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5]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6]
杨月欣,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7]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8]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