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23日 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2型糖尿病是指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糖尿病
起病隐匿,可长期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明,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主要采取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等措施

定义
2型糖尿病是由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素分泌早时相缺陷,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量不减少但生物学作用下降)导致的以糖代谢异常为主伴有多种代谢异常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发病情况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糖尿病的90%~95%。
2型糖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一般40岁以后,50岁后增加明显,60~69岁发病达高峰,但近年来青少年的患病人数明显增加。
2015年至2017年的全国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男性高于女性,各民族间的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

病因
致病原因
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仍然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2型糖尿病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异常的总效应形成遗传易感性,即有相关基因异常者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但即使有一定的遗传背景,起病和病情进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环境因素
包括年龄增长、现代生活方式(如工作生活紧张、作息不规律、吸烟、饮酒、睡眠时间减少等)、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子宫内环境、应激状态、环境污染(如光污染、有机物污染、大气污染)、化学毒物等。
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β细胞功能缺陷:包括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
升糖激素异常升高
升糖激素异常升高,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可导致高血糖,见于胰高糖素瘤、生长激素瘤、慢性应激状态等情况。
其他
近年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与健康人不同,肠道菌群也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高危因素
有糖代谢异常史(糖耐量异常和/或空腹血糖受损)。
超重或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体重指数(BMI)≥24,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体重短期内迅速增加。
静坐的工作方式或体力活动少。
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患糖尿病。
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血脂异常,特别是甘油三酯(TG)增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患有妊娠糖尿病。
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出生时体重异常(体重过低或巨大儿)。
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血糖异常。

症状
2型糖尿病多数起病隐匿,症状相对较轻,部分人可长期无症状,常在体检时或并发症出现后才发现血糖水平明显增高。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症状),以及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主要症状
多饮:容易出现口干,饮水较以前明显增多,饮水后口干、口渴症状依然难以缓解。
多尿:排尿次数和尿量都增多。
多食:比正常时进食量大,虽然多食,但依然容易感到饥饿。
体重减轻:身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尿中大量营养丢失,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加,引起体重减轻,日渐消瘦。

其他症状
皮肤症状:高血糖及末梢神经病变导致皮肤干燥和感觉异常,可有皮肤瘙痒。女性患者易出现外阴瘙痒。
视力改变:血糖升高较快时可使眼房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导致视物模糊,高血糖得到控制后视力可以恢复。
四肢酸痛、麻木,乏力、腰痛、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不育、月经失调、便秘等。

并发症
感染性疾病
2型糖尿病因血糖高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血糖控制差者更易发生,也更严重。
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多见于女性患者,容易反复发作,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肾及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
皮肤化脓性感染:如疖、痈等,可反复发生,局部皮肤可有红、肿、痛的硬结;严重时可引起脓毒症,出现发热、寒战,甚至昏迷等症状。
皮肤真菌感染:也常见,如足癣、体癣等,皮肤出现丘疹、带有鳞屑的斑片、瘙痒等症状。
真菌性阴道炎:是女性患者常见并发症,多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可有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且呈豆渣样等症状。
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者,病灶易扩展播散,可出现咳嗽、咳痰、午后低热、咯血、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急性并发症
低血糖
定义:是指血浆或血清葡萄糖水平降低,并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常因降血糖治疗的强度与血糖水平不匹配引起。
临床表现:可出现乏力、震颤、心悸、焦虑、出汗、面色苍白、饥饿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昏迷、癫痫发作,甚至死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定义: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的作用下,出现代谢严重紊乱,形成高血糖、高血酮、酮尿等病理改变的综合征。
诱因:2型糖尿病患者多在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应激、酗酒等诱因下发生。
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症状加重,渐出现疲乏、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严重时甚至昏迷。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定义:一种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综合征,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
高发人群:主要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超过2/3患者原来无糖尿病病史。
诱因:急性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甘露醇等药物,水摄入不足或失水等。
临床表现:最初表现为多尿、多饮,食欲减退;渐出现严重脱水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反应迟钝、烦躁或淡漠、嗜睡等,逐渐陷入昏迷,晚期尿少,甚至无尿。
慢性并发症
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大血管病变(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神经病变等,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五种。
糖尿病肾病
定义:由糖尿病继发的以微血管病变,损害以肾小球,是糖尿病的肾脏并发症。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胰岛素抵抗等,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尚有一定的遗传背景。
临床表现:可出现尿中泡沫增多、高血压、水肿等症状,尿中可出现白蛋白排出增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定义:以视网膜微循环异常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非外伤性失明的主要致盲性眼病。
危险因素:与糖尿病肾病相似。
临床表现: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等,严重者可出现失明。
糖尿病神经病变
定义: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害,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
危险因素:与糖尿病肾病相似。
临床表现:手足远端感觉运动神经受累最多见,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可伴痛觉过敏、疼痛,后期感觉丧失。通常为对称性,典型者呈手套或袜套式分布。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后可出现糖尿病性胃肠功能异常、排尿异常、发汗异常、心率异常、阳痿、早泄等。
糖尿病足
定义:糖尿病患者因下肢神经和血管病变引起的一系列足部临床表现的总称。
危险因素:与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有关,也可由外伤引起。
临床表现:轻者表现为皮肤干燥、发凉、胼胝足,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可出现足部和下肢感染,甚至全身性感染。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定义: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主要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危险因素:与糖尿病肾病相似。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患肢疼痛,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缺血性溃疡及组织坏死。

就医
就医科室
内分泌科
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体检结果显示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急诊科
如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反应迟钝、嗜睡、昏迷等紧急情况时,建议立即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建议记录血糖测量时间及血糖数值,供医生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第一次发现血糖异常是在什么时间?血糖值是多少?
是否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持续多久了?
近半年体重有没有变化?
病史清单
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是否有人有糖尿病病史?
是否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过敏?
是否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
检查清单
化验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浆白蛋白、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素、C肽测定、尿常规、尿蛋白测定、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
影像学检查:双下肢动静脉超声、肝胆胰脾双肾超声、腹部CT、腹部磁共振检查
其他检查:心电图、眼底检查、肌电图
用药清单
双胍类:二甲双胍、苯乙双胍
磺脲类药物: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米格列醇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
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5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30R/50R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
其他:葡萄糖、氢化可的松、醋酸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患有糖尿病。
有吸烟、饮酒、肥胖等情况。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高脂血症等疾病。
曾经出现过血糖异常的情况。
临床表现
有典型的 “三多一少”(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症状,其他症状包括乏力、视物模糊、容易感染等。
部分患者有慢性并发症表现,如心脑血管病变相关的症状(头晕、胸闷、胸痛等)、肢端感觉异常等。
实验室检查
血糖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血糖升高是诊断2型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2型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
血糖测定根据检测时间可分为空腹或餐后血糖、随机血糖,根据血样采取途径可分为指血糖测定或静脉血糖测定。在诊断糖尿病时要进行静脉血糖测定,采取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数值。
对于血糖测定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OGTT可作为糖尿病的确诊试验。
OGTT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检查前禁食8~10小时,检查前一天晚上12点以后禁食。
测试当天先抽取空腹血。
葡萄糖75克,溶于250~300毫升温开水中,待融化后5分钟内喝完。
从第一口开始计时,测定2小时后血糖或者分别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取血。
试验前3日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低于150克,试验前1日禁止饮酒。
试验过程中禁烟、酒、咖啡和茶,不做剧烈运动。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中以HbA1c最为重要,可反映过去8~12周平均血糖水平,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常用于病情监测。质控良好的实验室检测的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糖化血浆白蛋白可反映2~3周内血糖平均水平。
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是发现2型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阴性并不能排除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检查
需要通过采血做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以了解基础和葡萄糖刺激下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以及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
对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诊断标准
我国目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提出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或HbA1c水平
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加随机血糖检测 ≥11.1mmol/L
或加上空腹血糖 ≥7.0mmol/L
或加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 ≥11.1mmol/L
或加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

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以下注意事项:
空腹血糖:指至少禁食8小时所测得的血糖。
随机血糖:不考虑上次进餐的时间,一日内任何时间测得的血糖。
若无典型“三多一少”的症状,需要再测一次予以证实,诊断才能成立。

鉴别诊断
1型糖尿病
相似点:都可有血糖水平升高、“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以及急、慢性并发症的各种表现。
不同点: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较早,以青少年为主,多在30岁以前发病;起病急,病情重,“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发展快,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要应用长效和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其他可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
疾病
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胰高糖素瘤等多种疾病可以出现血糖升高。但除了血糖升高外,上述疾病常有疾病自身的临床表现,如库欣综合征皮肤变薄、易起瘀点瘀斑、皮肤宽大紫纹等。
应激状态
心、脑血管意外,急性感染、创伤、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血糖一过性升高。应激状态导致者,应激因素消除后1~2周可恢复。
药物
应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某些口服避孕药也可导致血糖升高。药物引起的血糖升高通常有明确用药史,且多数在停药后血糖可恢复正常,可以此鉴别。

治疗
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五个要点(有“五驾马车”之称):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
治疗目标
近期目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以消除2型糖尿病症状和防止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远期目标:预防和/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维持良好健康和学习、劳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延长寿命。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的控制目标如下表。

检测指标 目标值
空腹血糖(mmol/L) 4.4~7.0
非空腹血糖(mmol/L <10.0
糖化血红蛋白(%) <7.0
血压(mmHg) <130/80
总胆固醇(mmol/L) <4.5
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1.0
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1.3
甘油三酯(mmol/L) <1.7
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2.6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1.8
体重指数 <24

糖尿病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础管理措施,是决定2型糖尿病管理成败的关键。
每位2型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全面的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充分认识2型糖尿病并掌握自我管理技能。
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医学营养治疗
治疗目标: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代谢紊乱、控制疾病、延缓进展。
总原则:控制总能量摄入,合理均衡分配营养物质,恢复并维持理想体重。
合理控制总热量
根据理想体重、体力活动状态计算每天所需热量(下表),同时应根据性别、年龄、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等进行个体化调整。

成年人 每千克理想体重摄入热量(千卡)
卧床 15~20
休息 25~30
轻体力劳动 30~35
中体力劳动 35~40
重体力劳动 40

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每日总热量=每千克理想体重摄入热量×理想体重。
体重低于理想体重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伴有消耗性疾病者,能量摄入可适当增加10%~20%;肥胖者酌减。
营养物质分配
需要营养师根据患者情况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
食用血糖生成指数(GI)低的食物,如樱桃、大麦、黄豆等,限制蜂蜜、麦芽糖等富含单糖或双糖食物的摄入。
食用芹菜、油菜、白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可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避免食用稀饭、粥等流质或半流质高碳水化合物食品。
可将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各餐1/3的模式。

运动治疗
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力、病情、有无并发症以及既往运动情况等制订治疗方案。
运动量大或激烈运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

血糖监测
基本指标包括空腹血糖和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患者也可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当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应用降糖药物治疗,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口服降糖药物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
促胰岛素分泌剂
主要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可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磺脲类
目前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
磺脲类药物易导致低血糖,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重使用。
格列奈类
主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格列奈类药物也易导致低血糖,但较磺脲类安全。
于餐前或进餐时服用。
双胍类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
二甲双胍降糖作用明显,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具有轻度减轻体重的作用,且较促胰岛素分泌剂安全,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
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从小剂量开始可减轻胃肠道不适。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腹泻、恶心)、食欲下降。
噻唑烷二酮类
主要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
常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控制血糖;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相关代谢紊乱。
这类药物较安全,单独使用时不会导致低血糖。
主要不良反应有水肿、体重增加。罕见的不良反应有心力衰竭、骨折。
α-糖苷酶抑制剂
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α-糖苷酶抑制剂可减少和延缓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以降低血糖,对餐后高血糖的作用比较明显。可以轻度降低体重。
α-糖苷酶抑制剂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单独使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引发低血糖。
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腹胀、排气增多)。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目前在国内上市的有5种DPP-4抑制剂,包括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
DPP-4抑制剂可通过提高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水平而控制血糖,可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
DPP-4抑制剂较安全,单独使用时不会导致低血糖。
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病变、心力衰竭(沙格列汀)。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主要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艾托格列净。
通过抑制葡萄糖从尿液中的回吸收,促进葡萄糖从尿液中的排泄,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可单独用药或者联合用药。
SGLT-2抑制剂较安全,单独使用时不会导致低血糖。
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肾衰竭和心力衰竭的风险。
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酮症酸中毒、生殖泌尿系统感染。
注射制剂
注射制剂有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受体激动剂。
胰岛素
适应证:用于需用胰岛素治疗的成人2型糖尿病。
类型:包括常规胰岛素、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等。
使用原则
胰岛素治疗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
遵医嘱,根据血糖升高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胰岛素制剂。
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
使用方法
皮下注射。需要在医嘱下确定剂量,并在固定的时间给药。
皮下注射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注射部位要经常轮换,每次注射点相距1厘米以上,且选择无硬结的部位。如产生硬结,可热敷,但要避免烫伤。
未开封的胰岛素放于冰箱2~8℃冷藏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在常温下(25~30℃)可使用28~30天,无须放入冰箱,但应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晒、剧烈晃动等,以免失效。
注射胰岛素时应注意无菌,使用一次性针头。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等,症状严重者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使用剂量。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受体激动剂
包括艾塞那肽、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度拉糖肽、利司那肽、聚乙二醇洛塞那肽等。
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刺激胰岛素分泌来控制血糖。
除此之外,还可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来减少进食,控制血糖。
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厌食等。

代谢手术治疗
代谢手术可明显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高血糖、血脂异常。
适应证
年龄在18~60岁,一般状况较好,手术风险较低,经生活方式干预和各种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2型糖尿病(HbA1c>7.0%)。
BMI≥32.5,有或无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可采取手术治疗。
27.5≤BMI<32.5且有2型糖尿病,尤其存在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时,可慎重选择代谢手术。
禁忌证
滥用药物、酒精成瘾、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对手术的风险、益处、预期后果缺乏理解能力的患者。
胰岛β细胞功能已明显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
外科手术禁忌者。
BMI<25的患者。
手术方式
目前主要通过腹腔镜进行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
是中重度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首选术式。
需要切除约80%的胃,减重效果较好,2型糖尿病缓解为70%。
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并发症较少。
胃旁路术
用于2型糖尿病病程相对较长需要减重更多的患者。
2型糖尿病缓解率83%。
手术较为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
其他手术
有可调节胃束带术、胆胰旁路术等,因其有很大的弊端,目前临床已经很少用。
术后管理
饮食
限制总热量,患者宜采用渐进式的阶段饮食,清流质约1周,流质约1个月、软质、固体食物。
进食速度放慢,每餐进食约30分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防止胃出口梗阻、呕吐。
避免食用浓缩的甜食,包括饮料、点心,防止出现倾倒综合征。
避免油炸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在进餐时喝汤和喝水;避免在3个月内摄取冰水、咖啡、茶类、酒精等刺激物。
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食用鱼、鸡、猪、羊、牛等肉类,豆腐、豆花、牛奶(低脂或脱脂)、鸡蛋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
运动
术后坚持运动,提高减重疗效,每天至少进行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
复诊
术后需要终身复诊,术后最初2年至少每6个月复诊1次,以后至少每年复诊1次。

其他治疗
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采取救治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生活方式改进,选择低血糖风险小的药物,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老年患者。

预后
治愈情况
2型糖尿病是一种可以控制,现阶段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病,如血糖控制良好,其他代谢异常也控制达标,对工作和生活不产生大的影响。
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可能会引发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等多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在疾病早期进行优化体重,在体重接近正常后可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饮食、运动干预使血糖控制良好,实现阶段性临床“逆转”。

危害性
2型糖尿病如果长期代谢异常控制不达标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是导致成人失明、非创伤性截肢、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遵照医生或营养师制定的饮食治疗计划规律进食,定时定量。
注意进餐顺序,建议先进食叶菜或茎类蔬菜以及瘦肉等,再进食主食类。
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
2型糖尿病患者应忌酒,饮酒可干扰血糖控制和饮食治疗计划的执行,饮酒是诱发低血糖的原因之一,大量饮酒可诱发酮症酸中毒,长期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等。
运动管理
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骑自行车、做广播操、练太极拳、打乒乓球等。
最佳运动时间是餐后45~60分钟开始(以进食开始计时)。
如无禁忌证,每周最好进行2~3次抗阻运动(指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俗称力量训练),如引体向上、俯卧撑、举哑铃等。
若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能否进行运动疗法,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等。
运动强度
合适的运动强度为活动时患者的心率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心率=170-年龄)。
活动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有效运动,每次30~4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和运动结束整理运动时间,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逐渐延长。
肥胖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
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者最好每天定时活动。
注意事项
开始运动治疗前要找医生进行运动评估。
运动中需注意补充水分。
运动要循序渐进,选择合适的运动,并长期坚持。
血糖>16.7mmol/L、近期频繁发作低血糖或者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严重心、脑、眼、肾等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
在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视物模糊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处理。
运动后应做好运动日记,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
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防止低血糖发生。
运动前应准备好纠正低血糖的零食。
足部护理
有糖尿病足需要关注双足情况。
注意观察双足
每天检查双足1次,了解足部有无感觉减退、麻木、刺痛感。
观察足部皮肤有无颜色、温度改变及足部动脉搏动情况。
注意检查趾甲、趾间、足底部皮肤有无胼胝、鸡眼、甲沟炎、甲癣,是否发生红肿、青紫、水疱、溃疡、坏死等。
定期做足部保护性感觉的测试,及时了解足部感觉功能。
保持足部清洁
勤换鞋袜。
每天清洗足部1次,不超过10分钟,水温在37~40℃,可用手肘或请家人代试水温,洗完后用柔软的浅色毛巾擦干,尤其是脚趾间。
皮肤干燥者可涂油膏类护肤品。
预防外伤
不要赤脚走路,外出时不可穿拖鞋。
应选择轻巧柔软、透气性好、前端宽大、圆头、有带或鞋袢的鞋子,鞋底要平、厚。
穿鞋前应检查鞋子,清除异物和保持里衬的平整。
袜子选择以浅色、弹性好、吸汗、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大小适中,不粗糙、无破洞,不穿过紧、有毛边的袜子或高过膝盖的袜子。
修剪趾甲,趾甲修剪与脚趾平齐,并锉圆边缘尖锐部分。
避免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学制剂进行处理,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冬天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或烤灯保暖,谨防烫伤,同时应注意预防冻伤。
夏天注意避免蚊虫叮咬。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采用多种方法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如步行和腿部屈伸运动。
应避免盘腿坐或跷二郎腿。

病情监测
血糖监测方案
血糖控制差者,需要按医生指导每天监测血糖,直至血糖得到控制。
采用饮食、运动干预时,需要有目的地监测血糖以调整饮食和运动。
口服药物治疗者,应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
使用胰岛素者,要根据运动、饮食情况进行相应血糖监测。
自我监测血糖时间
空腹和餐前监测:适用于注射基础胰岛素或需要了解餐前血糖的患者。
餐后2小时监测:适用于空腹和餐前血糖控制好,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者,了解餐后有无高血糖。
睡前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夜间监测:了解有无夜间低血糖。
即时监测: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
运动前后监测:剧烈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前往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和病情进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型糖尿病自确诊开始,每年都要进行并发症的全面筛查,需要检查血压、血脂、眼底、视力等,以及了解心、肾、神经、眼底等情况。
复诊时需要携带病历、血糖监测记录等。

预防
有针对性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能够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
合理膳食,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经常运动,防止肥胖。
戒烟、不过量饮酒。
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体检。
控制血压、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黄晓林,燕铁斌. 康复医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于晓松,路孝琴. 全科医学概论[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朱启星,傅华. 预防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6]
郭立新,肖新华.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1):14-46.

[7]
Mannucci E, Giaccari A, et al. Self-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Group-based versus individual educ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ails.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22, 32(2): 330–336.

[8]
Rathee M, Prachi J. Ageusia.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19.

[9]
Schwingshackl L, Hoffmann G, et al. Food group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7, 32(5): 363–375.

[10]
Kyu HH, Bachman VF,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colon cancer, diabetes,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nd ischemic stroke events: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BMJ, 2016, 354: i3857.

[11]
Maruthur NM, Tseng E, et al. Diabetes Medications as Monotherapy or Metform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6, 164(11): 740–51.

[12]
Palmer SC, Mavridis D, et al. Comparison of Clinical Outcomes and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Glucose-Lowering Drug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JAMA, 2016, 316(3): 313–24.

[13]
Smith AD, Crippa A,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Diabetologia, 2016, 59(12): 2527–2545.

[14]
Feinman RD, Pogozelski WK, et al. Dietary carbohydrate restriction as the first approach in diabetes management: critical review and evidence base. Nutrition, 2015, 31(1): 1–13.

[15]
Fox CS, Golden SH, et al. Update on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Light of Recent Evidence: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Professional society guidelines), 2015, 38 (9): 1777–1803.

[16]
Pan A, Wang Y, et al. Relation of active, passive, and quitting smoking with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15, 3(12): 958–67.

[17]
Willemsen G, Ward KJ, et al. The Concordance and Heritability of Type 2 Diabetes in 34,166 Twin Pairs From International Twin Registers: The Discordant Twin (DISCOTWIN) Consortium. Twin Research and Human Genetics, 2015, 18(6): 762–771.

[18]
Evert AB, Boucher JL, et al. Nutrition therap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diabetes. Diabetes Care (Professional society guidelines), 2014, 37 (Supplement_1): S120–S143.

[19]
Schellenberg ES, Dryden DM, et al.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and at risk for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3, 159(8): 543–551.

[20]
Boussageon R, Supper I, et al. Reappraisal of metformin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PLOS Medicine, 2012, 9(4): e1001204.

[21]
Diabetes Fact sheet N°312. [2022-11-04] (https://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12/en/)

[22]
O’Gorman DJ, Krook A. Exercise and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obesity. The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1, 95(5): 953–969.

[23]
Abdullah A, Peeters A, et al. The magnitude of association betwee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0, 89(3): 309–19.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