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3月25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概述
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腹泻和呕吐为主要症状的肠道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A组轮状病毒主要引起婴幼儿发病,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儿科、肠道传染科

别名
轮状病毒肠炎

临床症状
呕吐、腹泻、发热,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样。

危害
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明显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引起中毒性脑炎、心肌炎、肠套叠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并发症
中毒性脑炎、心肌炎、肠套叠等。

检查
大便常规、电解质检查、病毒培养等。

诊断
根据本病好发于秋季,6个月~3岁婴幼儿多见,呕吐、腹泻次数达每日10余次,结合病毒培养多可诊断。

治疗原则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酌情予以胃肠黏膜保护剂、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止泻等药物治疗。

治愈性
可治愈,但婴幼儿感染者治疗不及时可死亡。

饮食建议
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酌情添加易消化、低脂肪、富含维生素饮食,呕吐频繁者暂禁食,静脉补充营养。

病因
流行病学
6个月~3岁婴幼儿多见。

病因
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

传播途径
经粪口途径或空气传播。

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过20次/天。多数伴有发热,体温在37.9℃~39.5℃。

其他症状
其他伴发症状有腹胀、腹鸣、腹痛和恶心、呕吐等。腹泻重者可发生等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出现相似肠道症状患者,应注意本病。
2.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短,起病较急,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部分患儿可伴呼吸道症状。

治疗
治疗方针
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以饮食疗法和液体疗法等对症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可选用的药物:①微生态调节制剂: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的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等。②肠黏膜保护制剂:吸附病原体,维持肠细胞正常吸收与分泌功能,如思密达。③助消化药:调节小儿胃肠pH值达到抑制腐败菌生长的目的,常用药物乳酶生。④止泻药:消旋卡多曲颗粒可作为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的辅助治疗,用于1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的急性腹泻。

其他治疗
1.腹泻严重者,可口服补液盐溶液(ORS)配方纠正和防止脱水。
2.继续饮食,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者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半乳糖豆制配方奶粉或含双歧菌的配方奶粉。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可酌情摄入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鸡蛋汤、面条和烂粥等易消化饮食,注意少量多餐。

预后情况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婴幼儿感染者病情一般较重,病死率高。

护理
日常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患者粪便的消毒工作。
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3.适当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4.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5.避免腹部着凉,睡觉时注意衣被遮盖腹部。
6.及早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微量元素缺乏等慢性疾病。

饮食调理
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2.合理喂养、定时定量。
3.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少吃富脂肪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
4.避免食用过敏性食物,如海鲜、鸡蛋等。
5.不吃生冷、坚硬、油炸等食物。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