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心肌梗死医案 食欲不振胃阴不足脾气虚弱 胸痹气虚血瘀证 治以滋阴通降益气健脾行气消滞

2023年1月3日 9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出处

《世中联名老中医典型医案》

摘要

患者王某,男,60岁,2008年11月27日初诊。主因食欲不振4个月,加重1个月。中医诊断:1.食欲不振,胃阴不足,脾气虚弱;2.胸痹,气虚血瘀;西医诊断:1.功能性消化不良;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下壁心梗。治以滋阴通降,益气健脾,行气消滞,方选益胃汤、枳术丸、乌贝散加减。

医生

李英杰

姓名

王某

性别

就诊时间

2008-11-27

节气

小雪后第5天

主诉

食欲不振4个月,加重1个月。

现病史

患者于4个月前因生气后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曾服“健胃消食片”等药后略有好转。1个月前因劳累后出现胸闷胸痛,在北京医院诊断为“心肌梗死”,安装支架后好转出院。此后因压力大而更觉不欲饮食。

刻下症

食欲不振,不觉饿,乏力,心烦,口干,胃堵,烧心,返酸,大便粘,不畅,解不净。

既往史

冠心病史5年余。

血压

110/80

舌质

舌暗红

舌苔

少苔无津

脉象

脉细

辅助检查

心电图:陈旧性下壁心梗;空腹血糖:5.8mmol/L;血脂:TG1.5mmol/L,CHOL6.1mmol/L,LDL_C3.5mmol/L

辨证分析

忧思恼怒,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复因嗜食辛辣,耗伤胃阴,胃阴不足则譬如“中无水,不能熟物”,故见不思饮食甚或无食欲;胃阴与胃阳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胃阴是胃气的物质基础,胃气须依附于胃阴而存在,故胃阴耗伤则胃气不能发挥其受纳、消化、顺降等正常功能;脾胃失于升降,则气机不行,壅阻于中,则见胃脘堵闷;阴虚津少,无以上承则见口干;《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胃气上逆则泛酸;气机郁滞,通降失常则大便不爽。舌暗红少苔无津脉细为热盛伤津之象。病位在胃、脾、心,为本虚标实之证。

中医诊断

1.食欲不振
2.胸痹

西医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陈旧性下壁心梗

中医证候

胃阴不足,脾气虚弱,气虚血瘀

治则治法

滋阴通降,益气健脾,行气消滞

方名

益胃汤,枳术丸,乌贝散加减

方剂组成

太子参20g 沙参15g 枳实10g 炒白术15g 木香10g 元胡15g 焦三仙各10g 内金15g 乌贼骨20g 大贝10g 炒栀子6g 寸冬10g 丹参10g 炒卜子6g 砂仁6g 甘草10g

用法

7剂,1剂/1天,水煎服。

医嘱

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

二诊

就诊时间

2008-12-03

舌质

舌暗红

舌苔

少苔无津

辨证分析

胃阴虚衰,胃气必然难以舒展,胃阴虚为饥不欲食,即还有饥饿感;若胃气一虚则饥饿感就没有了,且食后痞胀不舒。

中医诊断

1.食欲不振
2.胸痹

西医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陈旧性下壁心梗

中医证候

胃阴不足,脾气虚弱,气虚血瘀

治则治法

滋阴通降,益气健脾,行气消滞。

方名

益胃汤、枳术丸、乌贝散,非自拟方

方剂组成

太子参20g 沙参15g 枳实10g 炒白术15g 木香10g 元胡15g 焦三仙各10g 内金15g 乌贼骨20g 大贝10g 炒栀子6g 寸冬10g 丹参10g 炒卜子6g 砂仁6g 甘草10g 面黄连10g 石斛10g 党参10g

医嘱

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

预后

有效,改善。

按语

胃阴与胃阳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胃阴是胃气的物质基础,胃气须依附于胃阴而存在,故胃阴耗伤则胃气不能发挥其受纳、消化、顺降等正常功能;胃阴虚衰,胃气必然难以舒展。
初诊方中沙参、麦冬、石斛养胃阴,生津液,木香、砂仁理气醒胃而不辛燥,以防阴柔碍胃;养阴方易流于呆板,李老临证常参入焦三仙、鸡内金、木香、砂仁等流通气机,助其运化。莱菔子辛甚,长于顺气开郁,消食化痰;丹参养血活血。枳术丸,枳实长于破滞气、消积滞、除痞塞,为脾胃气分要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大便失调、心下痞满,白术甘温补中,益气生血,各消滞。枳实辛散性烈,以泻为主;白术甘缓补中,以补为要,枳实以走为主,白术以守为要,二药相互为用,以助脾升清降浊之枢机,使补而不滞,消不伤正;白术用量多于枳实,意在以补为主,乃补重于消,寓消于补。
二诊时考虑患者系气阴两虚,胃阴不足而兼脾气虚弱,经养阴辅以益气而病情好转,大便不爽非脾湿所致,为脾虚运化无力,加党参合白术以益气健脾。
三诊时津液得复,热邪渐清,去栀子。白术生品入药,取其健脾之功而少燥气,生白术量大则有通便作用。生姜辛而气薄,能升胃之津液;且辛而能散,温而能走,故以为宣扬开发之主,流通其郁滞阴浊之气,鼓动其传化转运之机。
四诊加葛根,川军;葛根禀天地清阳发生之气,其味甘平,其性升而无毒,入足阳明胃经;川军,《神农本草经疏》云:“荡涤肠胃,通利水谷,安和五藏”,所谓安和五藏,指脏腑积滞既去,则实邪散而中自调,脏自安和也。
胃阴与胃气平衡协调,脾胃升降得以平衡,诸症乃愈。

三诊

就诊时间

2008-12-10

舌质

舌暗稍红

舌苔

舌面已生薄苔

辨证分析

胃阴渐复,脾健得复,诸症均减。治疗仍以顾护胃阴为要。

中医诊断

1.食欲不振
2.胸痹

西医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陈旧性下壁心梗

中医证候

胃阴不足,脾气虚弱,气虚血瘀

治则治法

滋阴通降,益气健脾,行气消滞。

方名

益胃汤、枳术丸、乌贝散,非自拟方

方剂组成

太子参20g 沙参15g 枳实10g 生白术20g 木香10g 焦三仙各10g 鸡内金15g 乌贼骨20g 浙贝10g 麦冬10g 丹参15g 炒卜子6g 砂仁6g 甘草10g 生姜15g

医嘱

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

预后

显效,明显改善。

四诊

就诊时间

2008-12-17

舌质

舌暗稍红

舌苔

苔薄黄

辨证分析

胃阴渐复,脾健得复,诸症均减。治疗仍以顾护胃阴为要。

中医诊断

1.食欲不振
2.胸痹

西医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陈旧性下壁心梗

中医证候

胃阴不足,脾气虚弱,气虚血瘀

治则治法

滋阴通降,益气健脾,行气消滞。

方名

益胃汤、枳术丸、乌贝散加减,非自拟方

方剂组成

太子参20g 沙参15g 枳实10g 生白术20g 木香10g 焦三仙各10g 鸡内金15g 乌贼骨20g 浙贝10g 麦冬10g 丹参15g 炒卜子6g 砂仁6g 甘草10g 生姜15g 葛根15g 川军5g

医嘱

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

预后

显效,明显改善。

按语

胃阴与胃阳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胃阴是胃气的物质基础,胃气须依附于胃阴而存在,故胃阴耗伤则胃气不能发挥其受纳、消化、顺降等正常功能;胃阴虚衰,胃气必然难以舒展。
初诊方中沙参、麦冬、石斛养胃阴,生津液,木香、砂仁理气醒胃而不辛燥,以防阴柔碍胃;养阴方易流于呆板,李老临证常参入焦三仙、鸡内金、木香、砂仁等流通气机,助其运化。莱菔子辛甚,长于顺气开郁,消食化痰;丹参养血活血。枳术丸,枳实长于破滞气、消积滞、除痞塞,为脾胃气分要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大便失调、心下痞满,白术甘温补中,益气生血,各消滞。枳实辛散性烈,以泻为主;白术甘缓补中,以补为要,枳实以走为主,白术以守为要,二药相互为用,以助脾升清降浊之枢机,使补而不滞,消不伤正;白术用量多于枳实,意在以补为主,乃补重于消,寓消于补。
二诊时考虑患者系气阴两虚,胃阴不足而兼脾气虚弱,经养阴辅以益气而病情好转,大便不爽非脾湿所致,为脾虚运化无力,加党参合白术以益气健脾。
三诊时津液得复,热邪渐清,去栀子。白术生品入药,取其健脾之功而少燥气,生白术量大则有通便作用。生姜辛而气薄,能升胃之津液;且辛而能散,温而能走,故以为宣扬开发之主,流通其郁滞阴浊之气,鼓动其传化转运之机。
四诊加葛根,川军;葛根禀天地清阳发生之气,其味甘平,其性升而无毒,入足阳明胃经;川军,《神农本草经疏》云:“荡涤肠胃,通利水谷,安和五藏”,所谓安和五藏,指脏腑积滞既去,则实邪散而中自调,脏自安和也。
胃阴与胃气平衡协调,脾胃升降得以平衡,诸症乃愈。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