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丛囊肿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5月30日 7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脉络丛囊肿是位于脉络丛内充满脑脊液的假性肿瘤
孕妇一般无症状;患儿可能有哭闹不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大多数脉络丛囊肿可自行消失,如果症状严重可考虑手术治疗

定义
脉络丛囊肿是指脉络丛的囊性改变,是胎儿生长发育过程当中侧脑室出现的B超下的一种表现。
大概在孕龄7周以后出现,一般在孕龄28周以后消失,少见于成人[1-3]。如果整个孕期都不消失,就要考虑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的问题。

分类
孤立性脉络丛囊肿:即超声检查只发现脉络丛囊肿,不合并其他结构异常,这类囊肿占85%以上[4]
复杂性脉络丛囊肿:即除脉络丛囊肿以外,伴有其他超声图像异常者,约占15%以下[4]

发病情况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发生率大约为1%~2%[4]
对于存在染色体异常的胎儿,比如18-三体,约有50%的几率会出现脉络丛囊肿[4]

病因
致病原因
胎儿脉络丛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可能和胎儿的某些染色体和神经系统异常有关,尤其是爱德华氏综合征和Aicardi综合征。
爱德华氏综合征:又名18-三体综合征,因18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未分离多了一条而引起的疾病。此类患儿容易夭折,有智力障碍伴各部位畸形。
Aicardi综合征: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遗传性疾病。该综合征有3个特征:婴儿痉挛症,视网膜脉络膜病和胼胝体发育不全,常伴有多种其他畸形。脉络丛囊肿在Aicardi综合征中十分常见。囊肿的大小为数毫米至数十毫米不等。有些囊肿巨大,压迫脑实质或引起脑积水。而且这些患儿的脉络丛囊肿多位于第三脑室,而不是囊肿最常见的侧脑室部位。

发病机制
脉络丛起源于不同节段的神经管上特定的管壁神经上皮细胞,是分泌脑脊液的重要场所。
胎儿脉络丛形成于妊娠第7周,妊娠10~16周脉络膜绒毛生长迅速,疏松的脉络膜绒毛包裹部分脑脊液,形成囊肿样结构即脉络丛囊肿。
妊娠26~28周后结缔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瘤样毛细血管网被分化良好的折叠结构取代,囊肿即逐渐缩小和消失。
妊娠26~28周后,95%以上的脉络丛囊肿消失[7]。

症状
主要症状
孕妇
一般无不适症状。
患儿
脉络丛囊肿大部分可在孕28周以后自然消失,少部分持续至成年。
脑室内脉络丛囊肿通常很小,大多患者无症状。
多数人在成年后发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癫痫、单侧肢体无力等。
儿童通常无法表述不适症状,需依靠家长观察其表现。

就医
就医科室
产科
胎儿脉络丛囊肿多在产检时发现,如有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儿科
出生后的患儿脉络丛囊肿未消失,或出现恶心、呕吐、哭闹不安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儿科就诊。
神经外科
出生后脉络丛囊肿未消失,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癫痫、单侧肢体无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产检时,建议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孕检是否查出有胎儿脉络丛囊肿?
患儿是否有恶心、呕吐、哭闹不安,癫痫发作等症状?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胎儿四维彩超、患儿头颅CT、磁共振检查。
脑脊液检查。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孕妇无明显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孕妇一般无不适症状;患儿出生后还存在脉络丛囊肿者,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
三维/四维彩超
检查目的:检查胎儿是否有脉络丛囊肿以及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体积。
检查意义:可以及时动态观察脉络丛囊肿大小变化,还能检查胎儿的脏器和躯体四肢是否有异常。孕28周后如果脉络丛囊肿不消失,需要进行染色体检查。
注意事项:无特殊注意事项,建议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头颅CT检查或磁共振检查
检查目的:检查婴幼儿、儿童脉络丛囊肿的大小和位置。
检查意义:动态观察脉络丛囊肿大小变化,如果出现脉络丛囊肿增大,便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要摘除佩戴的金属等饰品,若体内有金属制品或心脏起搏器要及时告知医生。
脑脊液检查
检查目的:检查脑脊液压力是否正常。
检查意义:如果脑脊液压力增大,考虑有脑积水。根据患儿颅压增高情况,及时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脊髓穿刺检查后,一定要注意去枕平卧,一般去枕平卧的时间在4-6个小时左右;注意患儿后背穿刺点的皮肤是否有渗血渗液的情况;注意体温的状态。

治疗
治疗目的:治愈疾病,消除患儿症状。
治疗原则:大部分胎儿的脉络丛囊肿会自行消失,无需治疗。出生后脉络丛囊肿未消失,并出现多种临床表现时,多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治疗
开颅切除术
适应证:胎儿出生后脉络丛囊肿持续存在、动态观察发现脉络丛囊肿增大并出现压迫和颅内压增高如恶心、呕吐等症状。
优势:颅内脉络丛囊肿的囊壁部分切除,放出囊液后可将囊壁全部切除,避免复发[5]
术后注意事项:开颅手术后的患者应该注意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治疗效果以及是否有复发。
神经内镜治疗
适应证:对于有临床症状和影像学上有占位效应的侧脑室脉络丛囊肿,可通过颅骨钻孔,在神经内镜下切除。
优势:此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6]

预后
治愈情况
未治疗
大多数脉络丛囊肿可在孕晚期自然消失。
少数可持续至成年,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后
手术治疗大多可治愈,但也可导致患者癫痫、昏迷、偏瘫等并发症。

危害性
日常生活
如果胎儿出生后,脉络丛囊肿未消失,并出现颅压增高等症状,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日常行走,长大后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日常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孕妇应合理膳食,多吃蔬菜、牛奶、豆制品、瘦肉、B族维生素含量高的杂粮等食物补充营养。
戒烟戒酒,避免影响胎儿发育。
运动管理
孕妇适当进行一些缓和的运动(如散步),根据个人体质和孕周制定运动计划,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心理支持
日常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疾病对心理的影响。
家人应多关心患者,加强沟通,理解和安慰患者,使其得到理解和帮助。

病情监测
出生后的患儿注意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精神状态以及是否有哭闹不安、恶心、呕吐等症状。

随诊复查
随诊的重要性:观察脉络丛囊肿的进展、治疗效果。
随诊的时间:可遵医嘱进行复查。
复查时需要做的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

预防
适龄婚育,避免过度晚婚晚育,因高龄孕妇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进而出现脉络丛囊肿的可能性会加大[7-8]
避免近亲结婚,优生优育。
男女双方做好备孕,戒烟戒酒,保持身体处于较佳的状态受孕。

参考文献

[1]
梁萍,庞丽红,张柳娟.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与临床评估[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03):213-215.

[2]
宋婷婷,徐盈,黎昱,等.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29(8):619-622.

[3]
廖毓芝,张保中,于永,等. 儿童侧脑室脉络丛囊肿6例手术治疗及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8):180-181.

[4]
梁梅英,王红彬,黄歆.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与处理[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09):582-585.

[5]
张燕妮,梁馨月. 孕中期脉络丛囊肿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J]. 中国妇幼保健报,2014,29(07):259-263.

[6]
娄晓辉,张亚卓,刘丕楠. 神经内镜治疗症状性脉络丛囊肿[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4(2):252-253.

[7]
阮爱花,葛运生,蔡美娇,等. 胎儿脉络丛囊肿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2,38(04):406-409.

[8]
杨颖,贺晶.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估[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lO,37(3):157-159.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