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_鉴别诊断病因症状检查并发症治疗预防

2023年1月27日 11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概述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为主
逐渐加重,有明显的发作性干咳
早期用抗生素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部分可自愈
通常预后良好

支原体肺炎是什么?

定义
是指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病变。支原体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5%~30%,占儿童医院获得性肺炎的10%~40%。
发病情况
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5~20岁人群发病率较其他年龄人群高,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容易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环境中集中发病。由呼吸道飞沫或气溶胶传播,但传染性较小,多为散发病例。
每3~6年发生一次地区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1年。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
得了支原体肺炎有什么表现?
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病初大多是阵发性干咳,少数有黏痰,咳嗽会逐渐加剧。中高度发热多见,可能会伴有畏寒、头痛、胸痛、胸闷等症状。多数没有气促和呼吸困难。
支原体肺炎严重吗?
多数支原体肺炎能治愈,不算严重,但是也有极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
经过积极治疗后,支原体肺炎通常能彻底治愈,但在老年患者、已有某些慢性疾病或继发其他细菌性肺部感染,又未得到正规治疗时,预后相对较差。有报道显示,成人支原体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概率为0.5%~2.0%。
建议出现不适时,及早去医院治疗,避免病情延误。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表示感染过或者正在感染肺炎支原体。
常说的肺炎支原体抗体一般指的是肺炎支原体的IgM抗体,如血清支原体IgM抗体≥1:64,或恢复期抗体滴度有4倍增高,表示正在被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
支原体肺炎以药物治疗为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还可选用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等)。
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无效。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和重症支原体肺炎,可能需要加用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镜治疗。
支原体肺炎能自愈吗?
多数支原体肺炎患者不经治疗可以自愈,但有部分人群可能会发展为重症。
早期适当使用抗生素可有效减轻症状,显著缩短自然病程。有部分人群可能会发展为重症,因此,支原体肺炎患者不能等待自愈,须及时就诊,医生会综合病情、年龄、是否有其他合并症等情况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建议出现不适时及时就诊,规范治疗。

病因
致病原因
支原体肺炎的病因是感染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气溶胶等传播给密切接触者,具传染性。
发病前2~3天到病愈后数周,呼吸道分泌物中都能检测到肺炎支原体。
疾病痊愈之后可有抗体产生,成年人体内大多有抗体,虽然很少发病,但也有可能感染。

发病机制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
吸入携带病原体的飞沫或气溶胶后,肺炎支原体能迅速黏附到呼吸道黏膜上皮,并可以由此向下呼吸道扩散,或传播至其他人。
肺炎支原体可以抑制呼吸道黏膜细胞的纤毛活动,防止被清除。
肺炎支原体能够破坏细胞,并产生过氧化氢等物质,损伤局部组织。
肺炎支原体感染造成的损伤还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肺炎支原体与人体一些器官的正常细胞有共同抗原,免疫系统可能会损伤有这些抗原的细胞。

症状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为2~3周,发病初期可有数日至一周的无症状期,随后病情逐渐发展。
主要症状
乏力、头痛、咽痛、肌肉酸痛:无症状期后出现,2~3天后可减轻。
咳嗽
常较为明显,为发作性干咳。
可在夜间加重。
可伴有脓痰。
持久的阵发性剧咳是比较典型的表现。
可能持续4周以上。
发热
多为中等程度发热,即38.1~39℃,如不治疗可持续2~3周。
儿童、体质较弱者也可出现高热,即39℃以上。
轻症者可不出现发热。

其他症状
部分可伴有鼻窦、耳部疼痛。
部分可伴有气促和呼吸困难。
少数可出现斑丘疹、红斑、口唇疱疹等皮肤损害。
偶尔可出现胸痛、痰中带血等情况。

并发症
支原体肺炎大多病情较轻,少数可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可出现在不同系统是其特点之一。
呼吸系统
包括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
可加重原有症状,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其他症状。
心血管系统
主要是心包炎、心肌炎,也可能与远期冠心病的发病相关。
可引起心律失常,出现胸闷、头晕、心悸、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
血液系统
以自身免疫导致的溶血性贫血为主,表现为面色苍白、疲劳、头痛、气短、心跳加速。
还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噬血细胞综合征、单核细胞增多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皮肤和黏膜瘀点、瘀斑,常伴发鼻腔和牙龈出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皮肤、黏膜
可出现斑丘疹、结节性红斑、多形性红斑、水疱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等。
神经系统
可有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畏光等)、脑膜脑炎(如发热、头痛、畏光、肌痛、恶心和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及全身乏力等)、共济失调(步态蹒跚、醉酒状态、写字间距增大不等、眼球震颤等症状)、吉兰-巴雷综合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语音低微、吞咽困难、进食呛咳、感觉障碍、出汗过多、肢体发凉、皮肤潮红、心率增快)等并发症。
其他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表现为寒战、高热、全身无力、腰背疼痛、腹部不适、血红蛋白尿。
雷诺病,出现皮肤苍白,局部有冷湿感,自觉刺痛和麻木感,可出现运动障碍,表现笨拙和僵硬。
肾衰竭,表现为排尿减少、呼吸急促、恶心等。
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僵直、发红、发热以及运动性疼痛。

就医
就医科室
呼吸内科
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全身乏力、肌肉痛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常需要拍摄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故应避免穿着含金属材质的衣物,已怀孕或准备怀孕者须及时告知医生。
就医前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物或抗生素,以免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高热患者,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冷敷额头,以及用温水擦拭手、足、腋窝等部位。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
是否有咳嗽?咳嗽多久了?
有没有咳痰?痰是什么样的?
症状出现多久了?
病史清单
是否接触过肺炎患者?
是否长期处于密闭环境?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核酸检测、支原体培养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生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
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其他:氨溴索、右美沙芬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发病前曾经接触过肺炎患者。
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中,如学校、幼儿园等。
临床表现
症状
出现乏力、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
可出现鼻窦痛、耳痛、斑丘疹、红斑等肺部之外的不适。
体征
医生用听诊器进行胸部听诊,可听到干啰音或湿啰音,约一半可出现。
借助压舌板等观察口腔、咽部等,可发现咽部充血、疱疹等。
皮肤上可发现斑丘疹、红斑等改变。
观察耳道,可发现鼓膜充血。
触诊颈部,能发现肿大的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可以根据白细胞分类计数等指标帮助诊断。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微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血常规需要抽取静脉血,不需要空腹。
血清学检查
主要是检查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
常用的方法有冷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免疫试验等。
2/3患支原体肺炎者冷凝集试验的结果是阳性,效价≥1:32,如果逐步升高,更有诊断价值。
如血清支原体IgM抗体效价≥1:64,或恢复期抗体效价有4倍增高,结合冷凝集试验阳性结果,可进一步确诊。
冷凝集试验结果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因为肝硬化、骨髓瘤等疾病也可能会出现阳性结果。
冷凝集试验结合具体症状等,可以初步明确诊断;阴性结果可以初步排除支原体肺炎。
需要抽静脉血检查,无需空腹。
病原学检查
直接检测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核酸。
常用的标本包括咽拭子、痰、气管吸引物、胸腔积液等。
核酸检测可以在早期快速诊断,结果较为可靠。
阳性结果支持确诊。
病原体培养
病原体培养结果阳性可以明确诊断。
肺炎支原体培养条件要求较高,需要1~3周,周期较长,临床已较少应用。
常用的标本包括咽拭子、痰、气管吸引物、胸腔积液、支气管镜标本等。
如果无法明确病原体,或者治疗困难,医生会考虑做病原体培养,同时开始治疗,结果可以明确诊断并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影像学检查
X线片、CT
两者都可以明确病变是否发生在肺部,以及严重程度,用于辅助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可以发现肺部呈节段性分布的多种形态浸润影,部分可发现少量胸腔积液。
病变常在3~4周后自行消散。
检查有放射性;检查中需要按照医生要求呼吸和屏气。

鉴别诊断
细菌性肺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不同点:细菌性肺炎大多起病较急,发热以高热为主,可伴有寒战;大多有咳痰,并有一定特点,比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痰液呈铁锈色,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痰液则带有腥臭味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肺叶、肺段实变,脓胸等改变;细菌培养等可以明确。
病毒性肺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发热、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
不同点:病毒性肺炎患者常有与该病其他患者接触的经历;大多起病急,发热可为高热;病毒核酸检测能帮助明确诊断和鉴别。
肺结核
相似点:均可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
不同点:肺结核发热多为午后低热,还可有盗汗、体重减轻、失眠、心悸等症状;通过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培养、核酸检测等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鉴别。
肺炎衣原体肺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发热、干咳、肌肉疼痛等不适,可伴有头痛、咽痛、胸痛等。
不同点:肺炎衣原体肺炎有时可表现为先发生咽炎,治疗好转1~3周后发生肺炎,咳嗽加重;衣原体肺炎时血清衣原体抗体阳性。
肺真菌病
相似点:均可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
不同点:肺真菌病还可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有的可出现咳痰、呼吸困难等;痰液或支气管分泌物检查发现菌丝,血清学抗体检测阳性,真菌培养发现真菌等,都可以帮助鉴别。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相似点:均可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不同点: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还可有体重减轻、喘鸣、呼吸困难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肺炎支原体有关的血清学、病原学检查都为阴性,可以帮助鉴别。
肺癌
相似点:均可出现较长时间的咳嗽,可出现发热。
不同点:肺癌常发生在有长期吸烟、年龄较大的人群;还可出现胸痛、咯血等表现;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结节、肺门淋巴结肿大等改变;痰液脱落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
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目前耐药率明显升高,可能治疗效果不佳。
对大环内脂类不敏感,可用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或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等。
注意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不宜用喹诺酮类药,8岁以下儿童不宜用四环素类药。
合并细菌、真菌感染,应选用针对性的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镇咳药
咳嗽剧烈者,可给予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复方甘草合剂等。
糖皮质激素
病情严重时可考虑给予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如果病情严重,可考虑应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预后
治愈情况
经过及时治疗大多可以痊愈,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
支原体肺炎属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死率为1.4%,相对较低,社区获得性肺炎整体病死率为10%。
虽然大多数成年人体内存在抗体,但仍有再次感染发病的风险。

危害性
支原体肺炎整体病程较长,咳嗽可持续4周以上,影响正常生活。
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并发症。

日常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有一定传染性,尽量避免与儿童、青少年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密切接触,佩戴口罩,打喷嚏时遮住口鼻,防止造成传播。
发热期间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防止加重肺部损伤。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熬夜。
房间注意通风,同时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冷空气等刺激,防止受凉。
饮食管理
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宜清淡,多补充蛋白质、蔬菜、水果;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
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预防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无法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根据自身情况、爱好等选择合适的运动,坚持运动能帮助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换季时注意及时增减衣物,秋冬季节要注意避免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如商场、车站等,特别是儿童。
吸烟可能会损伤肺部,更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最好戒烟。
保持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饮水,防止营养不良。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上册[M]. 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瞿介明,曹彬.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4):253-279.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9):643-645.

[5]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6]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7]
杨月欣,葛可佑. 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8]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